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知名浙商大手筆:上億資產無償贈與
          • 2025年09月08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ST海欽9月8日晚間披露,公司控股股東浙江海歆擬與公司簽署《贈與協議》,將其持有的浙江亞蘭特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51%股權無償、無條件贈與公司。受贈完成之日起,亞蘭特制造將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

          *ST海欽(600753)9月8日晚間披露,公司控股股東浙江海歆擬與公司簽署《贈與協議》,將其持有的浙江亞蘭特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下稱“亞蘭特制造”)51%股權無償、無條件贈與公司。受贈完成之日起,亞蘭特制造將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

          浙江海歆由知名浙商鐘仁海控股。

          記者注意到,亞蘭特制造總資產超1.2億元,凈資產逾8800萬元。納入該公司對*ST海欽的保殼大有裨益。

          亞蘭特制造于5月13日由浙江亞蘭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亞蘭特科技”)出資設立。7月25日,亞蘭特科技將亞蘭特制造100%股權轉讓給了浙江海歆。

          亞蘭特科技為浙江海歆關聯方鴻基石化的子公司。此前,亞蘭特制造通過向亞蘭特科技購買部分設備、土地、房產等經營資產,引入部分生產經營人員,承接了亞蘭特科技改性塑料與合成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

          5月至7月,亞蘭特制造實現營業收入3139.4萬元,凈利潤為116.57萬元。

          對于上述贈與行為,浙江海歆表示是為充分支持*ST海欽業務發展,優化上市公司業務結構,提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盈利水平。

          改性塑料屬于聚丙烯產業鏈下游。近年來,我國塑料產業憑借產業集群與技術進步,實現量質齊升。塑料通過改性可以顯著提升性能,從而拓展更大的應用范圍。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年,我國改性塑料產量預計為3421萬噸,塑料改性化率已升至26.83%,但距全球主要發達國家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ST海欽認為,隨著國民對食品級、醫療級等高端、安全、環保產品的需求日益提升,以及家電出口與消費量的擴大、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確立,改性塑料的傳統應用領域得以持續拓展,高性能改性塑料的需求得以不斷增加。同時,隨著新興產業的設備設施對材料輕量化、高強度、耐熱性等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改性塑料開辟大量新興應用場景。

          “受贈有利于公司提升經營發展質量,進一步優化主營業務結構,拓展改性塑料等化工新材料業務。”*ST海欽表示,未來公司將逐步拓展聚丙烯產業鏈下游的業務范疇,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對于*ST海欽而言,亞蘭特制造有望大大增加公司的資產厚度。

          4月末,因公司相關財務數據未達標,*ST海欽股票遭“披星戴帽”。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若公司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等情形,公司股票將可能被終止上市。

          今年上半年,*ST海欽實現營業收入3.25億元,凈利潤為746.87萬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凈資產為402.91萬元。而截至7月末,亞蘭特制造總資產為1.21億元,凈資產為8844.85萬元。

          回頭來看,自2024年3月入主*ST海欽以來,浙江海歆方面對上市公司予以了諸多支持。此前,浙江海歆委派的新管理團隊推動了*ST海欽的業務轉型,在大宗煤炭交易的基礎上增加液化石油氣大宗商品分銷業務。2024年,上市公司此項新增業務獲得逾1.6億元的營業收入。

          去年10月,浙江海歆宣布向*ST海欽及子公司提供合計最高額不超過7000萬元的財務資助。9月8日晚,*ST海欽再度披露,浙江海歆擬提供不超過1億元的財務資助。兩次財務資助的利率均不高于同期LPR;且上市公司方面無需提供抵押、質押等任何形式的擔保措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