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房波動加劇 電影產業有待供給側突圍
- 2025年09月01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年來,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波動明顯,特別是今年以來,不同檔期票房冷熱差距顯著,春節檔達到歷史新高,而后續數個檔期則持續遇冷。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娛樂方式愈發多元化,電影票房市場表現整體趨于平穩,行業迫切需要進行產業升級,通過內容提質、體驗優化與模式創新,破解發展困境,發揮自身特長,實現長期發展。
近年來,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波動明顯,特別是今年以來,不同檔期票房冷熱差距顯著,春節檔達到歷史新高,而后續數個檔期則持續遇冷。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娛樂方式愈發多元化,電影票房市場表現整體趨于平穩,行業迫切需要進行產業升級,通過內容提質、體驗優化與模式創新,破解發展困境,發揮自身特長,實現長期發展。
觀影市場進入調整期
中國電影票房在近幾年經歷了一段“過山車”式的變化。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年度票房在2019年一度突破640億元(含服務費,下同),隨后迎來低谷,在2023年回升至549億元以上后,2024年再次下滑至425億元左右。
今年以來,各個檔期票房收入同樣出現波動。一方面,春節檔票房在《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的帶動下,達到歷史新高,突破95億元。另一方面,春節后的數個檔期票房則持續疲軟,清明檔和五一檔票房都僅為2024年同期的一半左右。暑期檔(截至8月31日)盡管有多部口碑佳作,但仍然沒有30億元以上票房的爆款電影。
與票房波動相對應的,是爆款電影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春節檔《哪吒2》票房占比近半,且一度在后續檔期拿到單日票房冠軍。
一位資深影院從業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以來電影院線持續承壓,消費者更傾向“擇片而觀”,熱門檔期和大制作影片仍能吸引大量觀眾,但日常觀影頻次面臨挑戰。“《哪吒2》一直從春節檔延續到6月底才下映,這也有影院為了提振后續檔期票房的考慮。為應對票房波動,我們也在積極采取措施,通過拓展業務線,將影院從‘單一觀影場所’轉型為‘綜合娛樂空間’,努力重新吸引觀眾。”
“電影票房會越來越向著少數具有號召力的影片集中,這實際上是市場競爭加劇的另一種表現。”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行業面臨轉型壓力
電影票房增長放緩的背后,是行業內外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魏鵬舉分析認為,當前電影市場的疲軟主要源于視聽內容消費多元化加劇、資本投入減少等原因。
“隨著流媒體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用戶的選擇越來越多,家庭娛樂體驗也因高清屏幕和先進音響系統的普及而大幅提升。這直接削弱了電影院作為單一視聽內容消費場所的競爭力。在這一背景下,對電影行業的投資熱度正在下降,資本的注意力逐漸向流媒體平臺、短視頻等其他形式轉移。這使得資本對電影行業的投入更為謹慎,甚至部分領域的投資力度正在縮減。”魏鵬舉說。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文化數字化實踐中心主任靳斌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電影市場近年來的波動,是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同時市場結構和發展邏輯也正在經歷深刻轉型,可將其視為進入新階段的標志。當前“單片扛市”的現象是電影市場轉型期的陣痛,反映出電影市場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升級的結構性換擋。
“當前電影市場面臨內容供給質量與結構失衡、頭部影片缺失、創新不足以及外部娛樂形式分流沖擊等問題。另外,過分依賴檔期導致的檔期內卷與日常供給的失衡,以及部分影片宣發營銷不力等因素也影響了電影市場的發展。市場波動也引發院線行業的價值鏈分配,頭部院線如萬達等通過生態化布局,有望轉型為‘娛樂樞紐’,而中小院線則面臨資源不足、競爭力下降的困境。”靳斌說。
產業升級呼喚“優質內容+多元業態”
面對票房波動和市場挑戰,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電影產業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魏鵬舉認為,電影行業未來的競爭將更多集中在內容質量和體驗提升方面。“盡管電影市場不再具備過去幾十年的強勁增長勢頭,但也不應被視為衰退,而是進入‘新常態’,即市場回歸理性,逐漸從高速增長轉向平穩發展。相較于其他娛樂方式,線下觀影的優勢在于更好的沉浸式視聽體驗,因此電影院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優勢,引入更高清的視聽設備,同時探索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如體育賽事直播、劇場演出直播等,以增強電影院的吸引力。”
知名導演陳思誠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近幾年市場整體來看,中國電影市場供需兩端均面臨壓力,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仍需完善。“電影行業需要以更加優質、更加回歸情感共鳴與現實主義的作品來提升產出質量,更好打動觀眾、吸引觀眾。同時當前電影市場過度依賴票房收入的盈利模式亟待升級,需要通過衍生品開發、IP多元化運營等方式拓展收入來源。”
愛奇藝副總裁、三三得久電影工作室總制片人隋珊珊也強調,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內容驅動”轉型,觀眾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電影必須兼具共情力與視聽語言的硬性指標。“短視頻時代加劇了內容分眾化趨勢,但電影仍需在‘短周期’與‘長尾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中國電影產業的升級離不開對創作規律的尊重與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從業企業需要以‘長期主義’為核心理念,推動優質內容與商業價值的雙向賦能,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國電影的工業化體系日趨完善。”靳斌說,“《流浪地球2》等科幻電影、《哪吒2》等動畫電影在虛擬拍攝、自研動畫技術等領域接軌國際,標志著技術自主性的提升。同時,‘電影+’生態逐步擴展,文旅聯動、電影主題列車、郵輪影院等跨界場景激活消費乘數效應。這些都是電影市場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未來,行業需要不斷發揮自身優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行業的長期良性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