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絕活”劇透未來 上交會助力建設創新高地
- 2025年06月1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在本屆上交會上,高校展區設有高校機器人展示專場。其中,南京大學帶來的基于大語言模型的多模態交互桌寵機器人萌態十足,它不僅能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實現智能問答,還能精準捕捉音樂節奏,伴隨旋律靈活舞動。相關負責人透露:“該機器人目前已經量產,并通過亞馬遜、自營店等渠道在北美地區進行售賣?!?/p>
以“開放合作:賦能新質生產力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于6月11日至6月13日在上海舉辦。據悉,本屆上交會聚焦“硬科技”與未來產業,展區匯聚了腦機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新賽道的多家企業,展示近百項突破性成果。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上交會展區“黑科技”云集,全球首創的聲鑷單細胞分選技術、全球首展自主研發的“月壤成纖”技術及裝備等彰顯實力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集中亮相,描繪出未來科技產業的新圖景。
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現場深切感受到,在本屆上交會上,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月球建立基地有助于更深入地對月球進行科研探索。目前,在月球上可以獲取的材料很有限,從地球向月球運輸成本也很高?!睎|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先進玻璃制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慶衛表示,“目前人類在月球上可以獲取的材料只有月球土壤,但只有這一種材料是很難進行深度加工的,如果可以把月球土壤做成纖維,可以為月球基地建設提供助力,這是我們想把月球土壤制成纖維的一個主要出發點?!?/p>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月球土壤是月球表面最主要的原位資源,如果能把月壤轉化為高性能纖維,不僅能夠實現月球資源的就地使用,還可以滿足月球基地建設對所需結構和功能材料性能的需求。
汪慶衛口中的月壤纖維技術源自東華大學。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上交會現場看到,東華大學先進纖維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全球首展“原位制備月壤纖維模塊化裝備”。據介紹,這一重大成果被納入中國月球基地建設方案,團隊利用“嫦娥五號”月壤成功模擬制備纖維,直接實現中國月球基地“原位取材原位建設”,效率遠超傳統地月運輸模式,為中國航天強國戰略提供核心科技支撐。
“基于東華大學的科研優勢,團隊根據真實月壤的組分和特性自制模擬月壤,并通過15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熔融,再借助真空牽引技術拉制成纖維材料?!蓖魬c衛說,目前最直接的利用還是對于月球基地的建設。同時,也希望對材料表面進行改性,實現發光、發電、發熱等更多功能,這樣可以在月球環境實現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技術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舉辦的“第二屆月球樣品研究成果研討會”上,東華大學先進纖維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表示,未來團隊計劃系統推進月壤纖維的工程化應用研究,在此基礎上,能為我國月球科研站建設提供高可靠性、輕量化及環境適應性的創新材料技術保障。
歐必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Soundpen CB系統采用非接觸、無標記的聲鑷操控方式,能在納米至毫米尺度精準操控細胞,這項全球首創的聲鑷單細胞分選技術在本屆上交會亮相,吸引觀眾駐足。
“通俗而言,聲鑷是指用聲音作為鑷子,即通過聲波來操控微小顆粒。聲鑷的力量是比較柔和的,因其是聲場,所以對細胞的損傷是非常小的,可以讓后續的科研實驗獲得更多有用的活細胞,從而大幅提升實驗效率。”歐必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各類機器人大聚會
近年來,在各大展會上,機器人一直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本屆上交會也不例外。在上交會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展臺,一臺從南極歸來的六足機器人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為什么會有六條腿?因為六條腿相比四條腿更穩定,負重能力達70公斤,且它的腳掌是大腳掌,在極寒天氣更加防滑?!甭撓胙芯吭荷虾7衷旱墓ぷ魅藛T介紹,接下來打算讓六足機器人協助南極科考隊員進行物資運輸和冰雪采樣,但它更重要的任務是安全探測。南極的冰雪可能是有裂縫的,可以讓六足機器人走在整個隊伍的前面,確保它走過的冰面下沒有裂縫,從而保障科考人員的生命安全。
此外,在本屆上交會上,高校展區設有高校機器人展示專場。其中,南京大學帶來的基于大語言模型的多模態交互桌寵機器人萌態十足,它不僅能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實現智能問答,還能精準捕捉音樂節奏,伴隨旋律靈活舞動。相關負責人透露:“該機器人目前已經量產,并通過亞馬遜、自營店等渠道在北美地區進行售賣?!?/p>
中國礦業大學展示的太空采礦機器人研發與應用項目,是針對小行星復雜的地表環境,并受節肢昆蟲、啄木鳥攀附運動和折紙技術的運動機制啟發,設計出的一種“移動-錨固-采樣”一體化的太空采礦機器人,為開展小行星探測研究提供了理論參考。
除機器人外,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和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區域也是上交會的流量擔當。當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峰飛航空科技展臺時,發現該公司此次帶來的是5座載人航空器“盛世龍”的1:3縮比例模型,引來不少觀眾打卡。峰飛航空科技相關負責人稱,“盛世龍”可搭載5人(1名飛行安全員+4名乘客),巡航速度最高達每小時200公里,適用航程200公里。目前中國民航局正在推進其適航審定工作。
生物醫藥賽道風起云涌
頭戴“腦電帽”和“骨骼手套”,電腦便能捕捉人類大腦意念,然后控制外骨骼去執行,幫助患者進行神經康復訓練——在上海術理智能展臺,腦機接口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現實,參會觀眾紛紛駐足體驗。
上海術理智能工作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人工智能多模態腦機接口系統通過高精度腦電信號解析算法實時解碼患者運動意念,驅動模塊化外骨骼執行機構實施多維度生物力學刺激,形成“意識-動作-反饋”的神經可塑性誘導環路,它的功能是為腦卒中、腦創傷及腫瘤術后等中樞神經損傷患者提供主動神經康復解決方案。
“簡而言之,就是中樞神經損傷患者通過腦機接口技術,運用意念來操控機械手,進而完成閉環的康復訓練。目前我們的產品已經投放到全國多地三甲醫院、康復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主要適用于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復科、兒科等相關科室?!鄙鲜錾虾Pg理智能工作人員進一步稱。
與此同時,在本屆上交會,上海階梯醫療推出的國內首款高通量無線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也同步亮相,為癱瘓患者提供“腦控外部設備”的運動功能替代方案。
此外,3D打印技術正在走進制藥領域。在三迭紀展臺,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展示了其熔融擠出沉積3D打印技術。
據介紹,立足該技術,三迭紀開發了3D打印制藥工藝和研發設備,并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迭代,實現了3D打印藥物產品的連續化、規?;a。目前,三迭紀擁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的3D打印藥物數字化生產中心,第一條連續化產線年產能可達7500萬片至3億片。
醫療器械方面,樂普心泰醫療帶來了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等3款產品。樂普心泰醫療相關負責人稱,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是全球唯一一款成功上市的可降解封堵器,它實現了封堵器從金屬材質到全降解材質的創造性跨越,為先心病和卒中預防提供診療方案。目前,以生物可降解封堵技術為基礎形成的中國方案已經從上海走向了全國,臨床植入近萬例,并逐步走向世界,惠及全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