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啤酒巨頭上半年業績分化:中高端產品支撐業績,推新跨界動作多,發力非現飲渠道
- 2025年08月29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興業證券研報指出,核心消費人群數量在未來5年仍有支撐,啤酒行業消費量有望保持平穩。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啤酒行業的產業邏輯當前正從供給側走向需求側,供給側邏輯保障了分紅與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從股息率視角下啤酒龍頭具備較強配置價值,需求側邏輯則為行業的成長性加碼,傳統大單品放量與新口味化機會共存。
國內啤酒行業五大巨頭上半年業績分化明顯,推新、跨界動作不斷,中高檔產品仍是業績核心支撐。
截至8月26日,國內啤酒行業五大巨頭半年報均已出爐,總體上業績分化明顯。上半年,華潤啤酒、百威亞太、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的營收增速分別為:0.8%、-5.6%、2.1%、-0.24%、6.37%;凈利潤增速依次為23%、-24.4%、7.21%、-4.03%、45.45%。
其中,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營收和凈利潤均正增長。燕京啤酒的業績尤為亮眼,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四成,且超去年全年。而百威亞太、重慶啤酒營收和凈利潤均下滑,其中百威亞太的凈利潤降兩成,在中國市場收入減少9.5%。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綜合來看,在社會消費疊加行業周期的情況下,2025年整個啤酒行業呈現出深度分化的趨勢,通過對五大啤酒企業2025年半年報的綜合分析,其業績分化主要源于高端化進程差異、渠道變革應對能力及戰略布局效率。
從行業整體來看,當年啤酒行業仍處于縮量調整時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1-6月中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累計產量1904.4萬千升,同比下降0.3%。對于當下啤酒市場現狀,競爭激烈已普遍成為啤酒企業共識。燕京啤酒在半年報中直言,啤酒行業是國內市場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當下中國啤酒行業呈現出結構性調整與轉型升級的態勢。“2025年啤酒業關鍵詞是‘高端化內卷+渠道下沉+跨界協同’。”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業績增長仍依賴中高檔產品
具體來看,產品銷量方面,上半年,除百威亞太外,其余四家啤酒巨頭均保持正增長。其中,華潤啤酒上半年實現啤酒銷量約648.7萬千升,同比上升2.2%。百威亞太上半年啤酒總銷量43.63億公升,同比下降6.1%。青島啤酒上半年產品銷量473.2萬千升,同比增長2.3%。重慶啤酒上半年實現銷量180.08萬千升,同比增長0.95%。燕京啤酒上半年實現啤酒銷量(含托管經營)235.17萬千升,同比增長2.03%。
當前,中高檔產品仍是啤酒企業的業績支撐。記者梳理半年報發現,青島啤酒主品牌銷量同比增長3.9%;其中中高端以上產品實現銷量199.2萬千升,同比增長5.1%。重慶啤酒高檔產品實現營收52.65億元,同比增長0.04%。燕京啤酒中高檔產品實現營收55.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32%,其中大單品燕京U8依然保持快速增長。華潤啤酒上半年普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啤酒高端化仍是中長期的主要趨勢以及競爭的勝負手,此外第二曲線外延探索有望打開長期想象空間。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部分啤酒巨頭繼續在費用管控上“下功夫”。在銷售費用上,上半年,華潤啤酒銷售及分銷費用同比下降10.74%,百威亞太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降2.24%,重慶啤酒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21%。而燕京啤酒、青島啤酒的銷售費用微增。在管理費用上,上半年,燕京啤酒管理費用同比降3.56%,華潤啤酒行政及其他費用同比下降22.03%,百威亞太行政開支同比下降7.79%。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酒企忙推新、跨界
行業縮量調整下,啤酒巨頭們也紛紛借助推出具有特色的新品、跨界飲料等賽道,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對于啤酒企業的跨界,肖竹青認為,“這是啤酒巨頭用存量冷鏈、200萬+網點‘借船出海’,既對沖啤酒縮量,又把不喝酒的Z世代拉進品牌私域。”
具體來看,在跨界方面,重慶啤酒推出了天山鮮果莊園橙味汽水、電持能量飲料等產品,加快布局非啤酒品類。燕京啤酒上半年推出飲料大單品倍斯特汽水,半年報稱,此舉標志著公司正式構建“啤酒+飲品”雙輪驅動格局。包含倍斯特汽水在內的飲料產品,上半年貢獻營收8301.5萬元,在總營收中占比0.97%。
青島啤酒方面,正在跨界布局黃酒賽道。今年5月公司宣布以6.65億元收購即墨黃酒,交易完成交割后,公司將持有即墨黃酒全部股權,即墨黃酒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青島啤酒表示,此舉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線,拓寬市場渠道。從市場銷售淡旺季上,“即墨老酒”與公司啤酒產品可以形成市場銷售的互補效應。
華潤啤酒則堅持“啤白雙賦能”戰略。白酒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業額7.81億元,大單品“摘要”貢獻白酒業務營業額接近八成。而相比去年同期的11.78億元,白酒業務營業額同比下降33.7%。盡管當前白酒業務的貢獻并不大,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僅為3.26%。展望未來,公司仍表示,將堅持以長期主義做實做強白酒業務。
與此同時,當前白酒公司、食品企業頻頻跨界啤酒領域。近日白酒巨頭五糧液旗下仙林生態酒業宣布推出“風火輪”中式五糧精釀啤酒;珍酒李渡集團發布旗下首款高端精釀啤酒產品,命名“牛市”;“紅棗第一股”好想你推出精釀啤酒“報喜酒”;零食巨頭三只松鼠推出精釀啤酒孫猴王。
在產品創新方面,蔡學飛表示,健康與個性化趨勢明顯,精釀啤酒、果味、茶香等風味創新受到市場追捧。據半年報,華潤啤酒開發德式小麥啤酒、茶啤如黃山毛峰和信陽毛尖、果啤、青稞啤酒、海南啤酒等特色產品,并推出高端產品“墾十四”。青島啤酒研發上市了“輕干、櫻花味白啤、渾濁IPA及全麥國潮、全麥逸品”等多款特色產品。重慶啤酒推出烏蘇大紅袍精釀1L裝,以及天山原釀500ml裝新品,以及玫瑰海鹽風味精釀和首款龍井綠茶1L茶啤精釀等。
發力非現飲渠道成共識
在渠道方面,發力非現飲渠道已成為啤酒巨頭的共識,這一點在上半年業績中也有所體現。
在半年報中,青島啤酒表示,即時零售業務強化閃電倉、酒專營等新業態布局開發,連續5年交易額高速增長。華潤啤酒稱,上半年集團線上業務和即時零售業務整體商品交易總額(GMV)分別同比增長接近四成和五成。
百威亞太表示,公司專注在非即飲渠道內帶動高端化。于2025年上半年,非即飲渠道帶來的銷量和收入貢獻均取得增長。重慶啤酒稱,非現飲渠道方面,公司提升小型超市及松散型便利店分銷效能,同時積極擁抱新興業態,深化零食折扣店、倉儲會員店戰略合作,協同定制營銷激活增量。
肖竹青分析稱,百威亞太中國區銷量上半年下滑8.2%,主因過度依賴即飲渠道,在商超、電商網點密度和價盤管控上被本土龍頭超越。燕京、珠江則憑借70%以上非現飲占比實現利潤高增,成為“本土反攻”的樣本。肖竹青還表示,喜力、百威、華潤紛紛加碼10元以上拉罐、精釀小瓶,爭奪“夜場+高端餐飲”之外的非現飲場景。“誰能占領便利店、社區團購、電商直播等新場景,誰就能在高端化2.0中勝出。”肖竹青指出。
展望未來,興業證券研報指出,核心消費人群數量在未來5年仍有支撐,啤酒行業消費量有望保持平穩。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啤酒行業的產業邏輯當前正從供給側走向需求側,供給側邏輯保障了分紅與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從股息率視角下啤酒龍頭具備較強配置價值,需求側邏輯則為行業的成長性加碼,傳統大單品放量與新口味化機會共存。
截至8月28日收盤,華潤啤酒報27.66港元/股,跌0.43%,今年以來漲11.34%;百威亞太報8.30港元/股,跌2.81%,今年以來漲16.84%;青島啤酒報68.41元/股,跌0.83%,今年以來跌12.78%;重慶啤酒報55.06元/股,跌0.43%,今年以來跌11.19%;燕京啤酒報12.47元/股,跌0.87%,今年以來漲5.11%。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