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湯科技:人工智能向內延伸 工業引擎開始啟動
- 2021年11月04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中國工業重鎮青島舉辦了2021年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與會者普遍認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到目前階段,更深入地滲透入工業制造業是下一步的前進方向。
日前,中國工業重鎮青島舉辦了2021年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與會者普遍認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到目前階段,更深入地滲透入工業制造業是下一步的前進方向。會議期間,作為人工智能領域領頭羊的商湯科技不失時機推出了“商湯工業引擎”,為人工智能如何給工業制造業賦能提供了唾手可得的現實解決方案。
海量算力為基礎 應對“長尾”場景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在演講中表示,“目前工業產業中有非常多的‘長尾’場景需求尚未被解決,例如對工人、設備等的安全性保障;對工業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對產品質量的把控等等。企業在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長尾細分需求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也是真正提升生產效率、打通價值閉環的關鍵。”工業制造業中有非常多的“長尾”場景需求尚未被解決,例如工廠中對工人、廠房、設備等的安全性保障,能源企業對廠房、設備的管理和操作,對產品質量的把控等等,這些應用場景出現頻率不高,各種類型又很多。而企業在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通常會優先考慮和解決集中度高的頭部應用,對于長尾應用則會因為成本、效率、企業長線發展等因素而擱置。
新推出的商湯工業引擎正是把應對工業制造業中大量的“長尾”場景作為自己的用武之地。工業引擎依托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SenseMARS火星混合現實平臺和SenseFoundryEnterprise商湯方舟企業開放平臺等核心架構,是一項綜合性、智能化的工業解決方案,能夠通過賦能各類傳統工業垂直領域,幫助工業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以人工智能應對各種長尾場景的基礎是巨大算力支持。商湯科技在上海臨港區正在建設中并即將于2022年初投入使用的商湯科技在上海臨港區自主建立的新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ArtificialIntelligence Data Center,簡稱AIDC)落成后將成為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其恐怖算力可達3,740Petaflops。用形象的說法,1天內可處理地球上時長23,600年的視頻。以此為基礎,再整合AI芯片及AI傳感器,能夠為商湯工業引擎提供強大的算力基礎,支撐對海量數據和算法模型的分析、訓練和推理。
人工智能介入 成功為企業增效
此前,商湯科技已積累了大量工業制造業領域的解決案例,這成為商湯科技推出工業引擎的又一基礎。
中國一汽集團是領先的汽車制造商。在金屬沖壓工藝中,質量控制檢查員難以識別多種不同金屬零件中發現的小缺陷。傳統的檢測過程耗時且缺乏一致性。商湯科技原有的企業方舟產品使客戶能夠在6到12秒內自動檢測超過34種缺陷,檢測率超過99%。企業方舟集成于現有生產線上,能夠高穩定性地全天候運行,實時檢測功能進一步幫助客戶實時識別裝配線的缺陷或故障,避免的生產流程中斷及產品缺陷帶來的潛在損失。
廣西泛糖科技經營1,060萬畝的甘蔗田及67家糖廠。傳統檢查員主要依靠個人經驗來檢測甘蔗中的雜質,如甘蔗皮、葉、根。為實現自動檢查,商湯科技通過部署企業方舟來規范質量控制流程。它可以自動檢測各種雜質,能夠實現90%以上的檢測率,檢測效率大幅提高67%。
高鐵是由架空電纜進行供電。電力線路的維護對高鐵的日常運行及乘客的安全至關重要。京滬高鐵運營和維護著超過1,000公里的鐵路網絡,其2020年客運量達1.3億。
高清攝像頭安裝于客戶巡檢列車上,當車輛沿著鐵路行駛時會定期拍攝架空電纜接觸網的照片。它們每個季度會生成數百萬帶有位置信息編碼的高清照片用于審閱分析,需要大量人力來檢查缺陷。商湯科技的企業方舟部署于客戶的數據處理中心。當高清照片傳輸至數據中心時,系統會自動檢測包括架空電纜設備、支撐結構及懸掛裝置等514個零部件的2,160種缺陷。
截至2021年6月30日,企業方舟平臺已自動檢測出累計26,914個缺陷。相比一天平均檢查2.5公里架空電纜的傳統方法,人工智能驅動的全新檢測方法能夠幫助客戶在相同時間內檢查50公里的架空電纜。為提高運營效率,該客戶此后擴展了我們的人工智能檢測服務范圍,截至2021年6月30日,該服務累計覆蓋了9,000多公里。
四維賦能工業 助力十四五規劃目標
據介紹,“商湯工業引擎”可以從四方面為工業制造業賦能:
一降本增效:助力企業從勞動密集的生產方式向集約型和智能化的生產方式轉變,解決用工難、成本高、效率低等核心問題,實現穩定產能,降本增效,持續增長;
二質量管控:根據不同垂直領域的產品特點,可定制化進行產品缺陷檢測,實現工業生產流水線的智能化升級,以更高精準度保障產品生產質量,大幅提升品控率;
三安全管理:針對車間、廠房、產線等進行智能安全管理,對危險區域、危險行為提前預警,從而大幅降低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的事故發生率,全面提升安全系數;
四智能運維:通過AI、AR等創新技術,進行工業生產的全面智能化運維,構建園區、廠房、設備等的數字孿生,實現對實體資產的全面數字化管理,降低學習和操作門檻。
目前,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加快推進工業現代化的進程,在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
商湯科技表示,商湯工業引擎有能力在這一進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