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湯科技上市 人工智能的屢敗屢戰
- 2021年09月03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8月27日晚,商湯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傳聞已久的上市終于拉開帷幕。
8月27日晚,商湯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傳聞已久的上市終于拉開帷幕。
商湯科技是家什么公司?
有人管它叫做中國的貝爾實驗室,因為商湯科技擁有非常豪華的技術團隊。據招股書,商湯擁有40名教授,5000多名員工,其中約三分之二為科學家及工程師,包括250余名博士及博士候選人。
自2014年創辦以來,累計拿下70多個全球冠軍,600多篇頂級學術論文,擁有8000多項AI發明專利,在全球三大計算機視覺會議上發表的論文總數全球排名第一。
商湯科技的創始人湯曉鷗更是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又一個燒錢無果的行當,AI在應用場景上遲遲得不到突破,缺乏應用實踐能力,沒有可以實現盈利的商業模式,投入成本高,行業競爭大,盈利遙遙無期。
就像商湯科技成立至今已經完成了10輪以上的融資。其股東背景堪稱豪華,包括軟銀、深創投、IDG資本、阿里、銀湖資本、中金公司等。據悉,商湯成立之初很快就獲得了IDG資本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到2017年B輪融資時,其融資額度就高達4.1億美元,其創造了當時人工智能領域融資的新紀錄。
但是,商湯科技現在也沒有盈利。
為什么要上市?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湯科技的各類現金及存款儲備超過190億元,其中還包含79.4億元的定期存款。
商湯科技2018年至2021年三年半錄得虧損總數為242.7億元;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等非經常性損益,調整后累計虧損為28.6億元。
這樣看來,商湯科技可以說是手握大把現金,就算不上市融資,手里的錢也能再燒個幾年的。
但是,AI四小龍的連續上市,或許意味著背后的資本已經開始喪失了耐心。
其一,風險投資的錢是要求回報的,客觀存在退出的需求。
其二,選擇上市當然是為了積累更充沛的彈藥。
其三,190億的資金雖然很多,但是技術研發與產業布局是需要持續投入,這就是個燒錢的行當。
招股書顯示,此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60%將用于投入研發。
可是上市太難了。
這次商湯科技提交招股書,也是讓一直以來的上市傳言成真,外界也得以窺見AI四小龍老大哥的廬山真面目。所謂AI四小龍,即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這四家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最受關注的公司。
但是這四小龍,上市之路都比較坎坷。
依圖科技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曠視科技登陸港交所失敗后仍在科創板排隊,云從科技IPO也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而中止審核。
現在,就剩商湯科技了。商湯科技從業務體量和估值來看,也都處在“龍頭”地位,就看這位龍頭能不能打破魔咒了。
有哪些關鍵數據?
2018~2020年,商湯收入分別為18.534億元、30.266億元、34.462億元。
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為:8.612億元、16.518億元,同比增幅91.87%
商湯的經調整虧損凈額,在2018年、2019年、 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2.205億元、10.371億元、 8.784億元及7.262億元。
這倒是個好現象,收入在增長,虧損在降低。
商湯研發開支分別為8.49億元、19.2億元、24.5億元及17.7億元。研發占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長,甚至在今年上半年超過了公司營收,增速遠超收入,研發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另一個原因也是,AI人才,真的很貴。
賦能,賦能,還是賦能。這詞一出,味就有了。
商湯科技軟件平臺的客戶數量合計已超過2400家,包括超過 250家《財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119個城市以及超過30余家汽車企業,還賦能了超過4.5億部手機及200多款手機應用程序。
商湯科技稱:“商湯科技是一家堅持原創、讓人工智能引領人類進步的科創企業,自成立以來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百業。對于市場傳聞,商湯不予置評。”
雖然賦能百業有點夸張,但是商湯科技的業務范圍的確極為廣泛。數據顯示,商湯科技在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以及智慧汽車領域取得一定的市場地位,服務商業空間管理、住宅物業管理、城市管理、交通、制造業、基礎設施、移動設備及應用、醫療及汽車……
但是賦能百業并沒有給商湯科技帶來有效的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前五大客戶應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28.4%、 26.3%、31.4%及59.3%。
嚴格來說,一共有四大業務給商湯帶來營收,分別是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
尊嘉金融投研團隊發現,商湯科技服務的客戶有上海西岸、交通運輸部、上海地鐵、西安地鐵、鄭州地鐵、深圳地鐵、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
這也證實了商湯科技政府客戶較多的情況,和政府打交道的智慧城市業務增長最快,但政府支出會受到無法控制的變化的影響,會影響到其經營業績。
人工智能一度被認為是繼蒸汽機、火車、互聯網之后下一輪“工業革命”。
有人對人工智能充滿了各種美好的幻想,認為這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劇變,當人工智能的奇點來臨,人類甚至可以永生。
但也有人認為,人工智能不過是資本市場的又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已經聽膩了,下一次行業革新到來的時點是另一個未知數。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會由誰來為商湯科技的虧損買單?
而中國AI獨角獸遲遲不能上市的魔咒,能不能被打破呢?繼續觀望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