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第二輪問詢 芯導科技:在手訂單1.52億元 2014年開始與小米合作
- 2021年08月1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上海芯導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芯導科技”)日前闖關科創板獲第二輪問詢,涉及公司產品與技術、市場空間、主要客戶、募投項目等方面問題。
上海芯導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芯導科技”)日前闖關科創板獲第二輪問詢,涉及公司產品與技術、市場空間、主要客戶、募投項目等方面問題。
芯導科技回復問詢函稱,公司TVS產品主要為ESD保護器件,技術門檻比較高,國內企業相對較少。隨著消費類電子的快速發展,ESD保護器件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大。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手訂單的金額為1.52億元。其中,對小米通訊相應尚未交付的訂單金額為4199.54萬元。
ESD技術門檻較高
招股說明書顯示,芯導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功率半導體的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瞬態電壓抑制二極管(TVS)、MOSFET、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穩壓二極管(ZENER)、三極管(Transistor)等功率類器件。報告期內(2018年至2020年),TVS產品收入占收入比重分別為79.65%、77.63%和74.13%。
芯導科技的TVS產品主要為ESD保護器件,這是最近十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TVS,在產品性能、尺寸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要求,主要應用于消費類電子領域。
這項重要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和市場空間也成為上交所追問的重點,問詢函要求公司回答ESD保護器產品是否均為小尺寸、高性能的ESD保護器,國內企業相對較少的原因。
對此,芯導科技回復稱,國內企業相對較少主要系因技術難度高。一般的企業不易進入功率半導體行業,進入ESD保護器件設計領域的難度相對更大。此外,即便進入了ESD保護器件設計領域,由于ESD保護器件主要應用在以手機為主的消費類電子領域,終端手機品牌廠商和ODM廠商具有嚴格的終端認證體系,拓展品牌客戶難度大也是制約企業進入的原因。
對于市場空間等問題,芯導科技解釋稱,國內企業相對較少,并不意味著ESD保護器件市場空間小。隨著消費類電子的快速發展,集成電路的線寬越來越小,集成電路的尺寸變小,降低了集成電路的功耗,同時也使得集成電路變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對靜電防護的需求越來越高。由于ESD是用來避免電子設備中的敏感電路收到靜電放電影響的器件,這也意味著,隨著消費類電子的快速發展,ESD保護器件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大。
根據OMDIA發布的研究報《TVSESD?Components?Market?Analysis?2021》,2020年全球ESD保護器件市場規模約為10.55億美元,預計2021年全球ESD保護器件市場規模約為11.97億美元,2025年全球ESD保護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3.92億美元。
據披露,報告期內芯導科技ESD保護器件收入分別為22080.46萬元、19475.38萬元和24539.04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7.06%、28.68%和31.43%。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手訂單的金額為1.52億元。
據了解,目前其國內主要競爭對手是韋爾股份。根據韋爾股份2019年年度報告,在TVS領域,韋爾股份在消費類市場中的出貨量穩居國內第一,其2020年TVS銷售額為5.03億元。
小米通訊訂單同比增長34.11%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芯導科技向前五名主要客戶的銷售額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0.19%、54.07%和54.18%。其中,公司向前五大客戶之一的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小米通訊”)銷售額分別為1269.58萬元、2625.79萬元、3800.48萬元。
第二輪問詢中,芯導科技與大客戶小米的合作也是關注重點。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公司與小米通訊的合作背景和合作情況,公司與小米通訊的在手訂單情況等。
據了解,2014年上半年,小米通訊因手機業務發展需要采購ESD等功率器件產品,而在這一年初,芯導科技包括ESD在內的部分功率器件產品已在華勤、龍旗、聞泰、TCL等手機ODM廠商及品牌廠商中得到應用。此后,雙方對相關產品性能、參數進行確認,并送樣及驗證。經過多批次驗證后,芯導科技于2014年9月開始向小米通訊批量供貨并應用到小米通訊的紅米系列等手機中。
芯導科技給出的回復函稱,除了ESD產品外,芯導科技的MOSFET產品、肖特基等產品也逐漸導入至小米通訊,終端產品包括紅米系列(紅米Note等)、MI系列(如MI11Pro、MI11Ultra等),其采購訂單也從2018年開始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雙方合作程度的日益加深,雙方已經成為戰略性的合作伙伴。
據披露,2021年1月至6月,芯導科技對小米通訊的銷售額為2216.51萬元(未經審計),較去年同期增長34.11%。截至2021年6月30日,發行人與小米通訊的在手訂單情況良好,相應尚未交付的訂單金額為4199.54萬元。
應收賬款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芯導科技在營業收入下滑的同時,曾出現應收賬款大幅上升的情況,也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問詢函稱,報告期內各期末,發行人應收賬款分別為1592.98萬元、3938.50?萬元、3936.92萬元,2019年出現應收賬款大幅上升而營業收入出現下滑。對此,上交所要求芯導科技進行說明,包括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的匹配性,報告期內應收賬款變動與營業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的原因,同時披露報告期內是否存在逾期應收賬款的相關情況。
對此,芯導科技表示,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81%、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47.24%,主要原因系2019年第四季度收入比重過高所致,2019年,公司經銷模式下應收賬款變動趨勢與當年12月經銷收入變動趨勢一致。
芯導科技表示,公司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其營業收入全部來自主營業務收入。經銷模式下公司給予客戶的信用期短,回款快,但直銷模式下公司給予客戶的信用期長。一般情況下,公司基于客戶采購規模、既往合作情況和信用資質等因素考慮,會給予一些重要客戶一定的信用期,如直銷客戶小米,公司給予的信用期為票到月結90天。
回復函同時稱,報告期內公司存在逾期的應收賬款,但應收賬款逾期時間相對較短,逾期時間1個月左右,且于次年1月回款。據披露,報告期內各期末,芯導科技逾期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33.79萬元、20.92萬元及90.69萬元,占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的比例為2.02%、0.50%和2.19%。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