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和快手的對手可能來自另一個宇宙
- 2021年06月17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當抖音和快手用短視頻的方式,成為新一代流量黑洞,并重新定義電商與社交時,它們要警惕,看不見的對手可能來自另一個宇宙。
當抖音和快手用短視頻的方式,成為新一代流量黑洞,并重新定義電商與社交時,它們要警惕,看不見的對手可能來自另一個宇宙。
在大海上體驗沖浪,在金字塔上體驗滑雪,在珠穆朗瑪峰上和“蝙蝠俠”一起爬山,在娛樂城盡情的豪賭,而你,甚至可以變換外形、性別、物種,包括任何動漫、電影、游戲形象,總之沒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如果有這樣一個“世界”,你想去嗎?
它如同科幻電影《頭號玩家》中的一個虛擬世界“綠洲”。“在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這是電影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也描繪了綠洲世界的終極形態。不僅能為玩家提供感官體驗,本身還具備完整社會形態、商業準則,數字內容和物品都可以買賣。
而如今,人們也正想要打造一個現實版的“綠洲”——“元宇宙”。人們暢想,在未來的互聯網世界中,會擁有虛擬形象,能夠在虛擬世界中擁有和現實世界一樣的“人生”,生活、社交、工作、娛樂。
2021年3月,一家名為Roblox的游戲公司,第一次把元宇宙這一概念寫入招股書,并成功以近300億美元上市,元宇宙瞬即成為了游戲行業、投資圈甚至其他行業的當紅“新”概念。
各大公司紛紛入場。騰訊投資了Roblox并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產品發行,字節跳動以近1億元投資了“中國版Roblox”代碼乾坤,美國游戲開發商Epic獲得10億美元融資,宣布用戶開發元宇宙業務,天美也將開發一款游戲大作,對標《頭號玩家》中的虛擬世界“綠洲”。
媒體科普、資本瘋狂入場、爭搶中國版Roblox、VR/AR重放光彩,只要與元宇宙概念貼上邊,就像坐上火箭,關注度空前。
目前“綠洲”是數字化影像塑造的世界,現實世界中的元宇宙也始終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沒有確切的定義。參與者都在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腿,有人蹭過去摸到了大象身邊的大樹,假裝是大象腿。
不過,它并非只是一個看似性感的概念,或對《我的世界》之類的舊瓶裝新酒。它的意義,也不僅是游戲領域的新革命,也可能成為新一代人的社交或電商工具。這是一個自己也不知道會發育成什么樣子的宇宙生態。
蹭上元宇宙的快車
2020年4月,正值疫情期間,舉辦一場全球演唱會已經成為一種奢望。但美國歌手Travis?Scott卻實現了。
在Epic?Game旗下的游戲《堡壘之夜》中,Travis舉辦了一場線上虛擬演唱會。盡管這場演唱會總共只持續了10分鐘,卻吸引了超過1200萬名玩家參加,達到了線下場景不可能實現的規模。Travis還把玩家帶到了深海、太空中,讓玩家體驗來自虛擬世界的奇幻感受。
這只是元宇宙的一個小小切口,商業價值卻已經體現。
元宇宙,一個誕生于1992年,大火于2021年的概念。
29年前,美國的著名科幻小說家尼奧·斯蒂文森(Neal?Stephenson)在自己的作品中暢想未來時,描繪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元界(Metaverse)。在斯蒂文森筆下,所有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絡分身(Avatar),元界是實現虛擬現實后的下一個階段的互聯網的新形態。
29年后,Roblox第一次將元宇宙(Metaverse)寫進IPO招股書。
其中寫道:“有些人將我們的類別稱為‘Metaverse’,該術語通常用于描述虛擬世界中持久的、共享的3D虛擬空間的概念。30多年前未來學家和科幻小說作者已經描繪了一個有關Metaverse的想法。隨著功能越來越強大的計算設備、云計算和高帶寬互聯網連接的出現,Metaverse的概念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Roblox是一款兼容了虛擬世界、休閑游戲和自建內容的沙盒類游戲,游戲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用戶自行建立的。到底是誰第一個把Roblox和元宇宙聯系在一起,已經無從查證。但可以看到,頭頂“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后,Roblox就獲得300億美元市值,三個月過去,如今Roblox市值已經漲至500億美元。盡管Roblox已經連續13個季度虧損,卻擋不住元宇宙帶來的“未來感”。
資本圈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熱鬧,猶如暗夜中出現了一顆明亮的星星,進入元宇宙,已經成為投資人和游戲圈的執念。
一批游戲開發商火速入場。游戲開發商Epic完成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主要用來布局元宇宙領域,目前公司估值287億美元;以創造一個全年齡段的虛擬世界為終極目標的“MetaApp”,于今年3月宣布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也是國內該行業內最大的單筆融資;字節跳動以近1億元投資了“中國版Roblox”代碼乾坤;天美也將開發一款游戲大作,對標《頭號玩家》中的虛擬世界“綠洲”……
在目前所有數字化的形式中,游戲是最易接近元宇宙的交互形式,但元宇宙是包容萬象的生態。一些社交、視頻會議等平臺也計劃“蹭”上元宇宙的概念。
今年3月,虛擬辦公平臺“Gather”獲得紅杉資本數百萬美元投資,“Gather”已經將其服務拓展到校園、婚禮、聚會等場景。
5月11日,中國語音社交軟件Soul遞交招股書,正式打上“社交元宇宙”的標簽,Soul在招股書中表示,其任務是建立一個“靈魂”的社交宇宙。如果Soul能成功上市,那就標志著其將成為社交元宇宙第一股。
類似的社區社交、虛擬偶像、AI視覺技術等領域,與元宇宙相關的公司也先后拿到了融資。例如游戲AI公司“超參數”獲得五源資本和高榕資本的3000萬美元A+輪融資;虛擬偶像企業“萬像文化”完成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
作為元宇宙落地的技術支撐,硬件、VR/AR、游戲引擎、AI內容生產等領域也被盯上。
比如VR/AR領域,愛奇藝VR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NOLO?VR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歡創科技完成800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玩美移動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
諸如Facebook、微軟、英偉達、騰訊等大廠也在從硬件、游戲引擎、游戲開發等方面入局元宇宙概念。
總結起來,主要有三類“元宇宙”領域公司較受資本青睞:第一類是類似Roblox的公司,涉及教育、游戲和沙盒;第二類是VR/AR類的公司;第三類是“為這件事情服務的公司”,例如底層游戲引擎、AI內容生產等。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部分看上去不那么“元宇宙”的企業也蓋上了帽子。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語音社交平臺荔枝,也被認為吃到了Roblox概念股紅利——Roblox上市當天,熱門中概股多數收跌,但荔枝股價逆勢上漲15.5%,當日收盤價為7.90美元。此后幾天,荔枝再次上漲。文章稱,荔枝股價連續上漲,有兩方面原因。其中之一是荔枝旗下面對海外市場的音頻社交軟件“Tiya”,與Roblox用戶高度重合,同時Tiya還是Roblox眾多場景中的高頻社交工具。
Roblox帶起了一場元宇宙概念的狂歡。
如何定義元宇宙
如此多公司入場,到底誰才算做真正的元宇宙?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影響元宇宙的關鍵因素。
“千萬不要對任何無法用蠟筆將公司業務描述清楚的股票進行投資。”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彼得林奇有這樣一條投資規則。相較之下,與元宇宙相關公司受到熱捧,似乎有些許違和感。因為沒有人能給出“元宇宙”確切的定義——元宇宙始終只是一個概念。
Roblox?CEO?Baszucki認為,元宇宙有八大特征,分別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
著名分析師Matthew?Ball則認為,元宇宙應具有以下六個特征:永續性、實時性、無準入限制、經濟功能、可連接性、可創造性。元宇宙不等同于“虛擬空間”“虛擬經濟”,或僅僅是一種游戲亦或UGC平臺。在元宇宙里將有一個始終在線的實時世界,有無限量的人們可以同時參與其中。它將有完整運行的經濟、跨越實體和數字世界。
Epic?Game?CEO?Tim?Sweeney認為,這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參與式媒介,帶有公平的經濟系統,所有創作者都可以參與、賺錢并獲得獎勵。
騰訊CEO馬化騰也在提及類似的概念“全真互聯網”時提到,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于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
總結看來,元宇宙將會是一個始終在線的虛擬世界,有無限量的人們可以同時參與其中,也有一個完整的經濟系統在不間斷運行,并且可以跨越真實世界和數字世界,不同的個人、企業可以在其中產生內容,使這個世界越來越繁榮。
同時,業界也有許多共識:元宇宙不會一夜之間出現,也不會有一家公司能夠壟斷式的打造或運行。就如同真實世界,將由許多個人、公司、組織共同實現,也會有非常多的工具、基礎設施、協議來支持它的運行。
想象一下,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白天去工作區域和同事一起工作,累了就到游戲區放松一下,偶爾看了一場NBA,周末有空了再去參加一場全球演唱會,或看看畫展買買數字藝術收藏品。工作、生活所需可以足不出戶就在元宇宙里完成,我們看視頻不再會去愛奇藝、抖音、快手,元宇宙里遍地都是電影院,也不用去淘寶、京東上挑選服飾,元宇宙里有更真實、多元的體驗與服務。
可想而知,如果元宇宙真的成型,內容創建、分發與消費、身份驗證、支付流程、廣告等都將重構。
在此背景之下,幾個關鍵影響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虛擬身份與資產、用戶創造、經濟體系、沉浸感、社交性。
以社交屬性為例,顯示中,人類是社交動物,作為現實世界的替代品,元宇宙也必須是以社交為核心功能。
Baszucki說,“人們可以做一切事情,從玩傳統游戲,到只是一起閑逛和聚在一起的社交體驗,無論是在餐館工作還是躲開龍卷風。在這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已經看到很多人用《Roblox》作為保持聯系的一種方式,無論是嘗試辦生日派對,還是高中畢業典禮”。
誰在蹭熱度
基于上述因素,我們可以看到,為什么Roblox是最接近元宇宙的形態,以及為什么有人蹭上元宇宙后被質疑。
事實上,Roblox不是一款游戲,而是一款多人在線的游戲創作平臺,其中兼容虛擬世界、休閑游戲和自建內容。游戲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用戶自行建立的。有專門面向開發者的應用Roblox?Studio,讓創建者可以直接開發,且采用“樂高式封裝”,降低了編程門檻,還會舉辦開發者大賽,吸引創作者加入。此外,Roblox上的玩家有獨立的身份,也有虛擬貨幣Robux,可與實際的貨幣實現雙向互換。
玩家可以自己開發產生內容、兼容多人在線、有獨立身份、有經濟體系,構成“元宇宙”的一些基本元素都有,可以說,Roblox的模式已經有了元宇宙的許多關鍵性因素,也因此被認為是初具元宇宙的雛形。
不過,現階段的Roblox并沒能脫離游戲平臺的范疇,Roblox目前更像一個巨型游戲UGC內容平臺。距離人們可以在數字化的虛擬世界娛樂、消費生活甚至工作的暢想還差很遠。
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過程中,Roblox才剛邁出去一步。即使這一步中,尚還有許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比如沉浸感。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就很難保持制作標準,Roblox犧牲一定的沉浸感,換取開放性,也因此許多人上手會覺得有一股“像素風”。目前,Roblox的主要用戶是兒童,他們對畫面質量的要求沒那么高,這一問題也不算突出,但若要設計面向成年人的元宇宙平臺,就必須考慮到畫面質量上升所造成的成本提高,以及對開放性的破壞。
照此看來,那聲稱要打造社交元宇宙第一股的soul,算是元宇宙嗎?
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在現階段也會受到目前想象與實踐的限制。
Soul是一款興趣社交軟件,從元宇宙概念的特點來評價,只有社交性和虛擬身份上有些許關聯。某種程度上,Soul發展的社交占據了未來元宇宙的一個子集,未來或許可能會發展成為元宇宙的一個起點。
但畢竟現在沒有達到元宇宙標志性的一些特點,盡管人們每天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在上面,但人們無法真正生活在其中,沉浸感不強,也沒有自己的貨幣經濟體系,所以,目前也稱不上一個完整的元宇宙。
有投資人指出:現在市場上真正的元宇宙項目并不是特別多,很多項目都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并不符合大家對元宇宙的認知。
繁榮入局背后,有多重因素。
一方面,外部的資本推動行業發展。Roblox帶動的元宇宙概念股出現時,文娛、2C的投資面臨項目少、出手少、退出難,也缺少政策支持,需要一個標志性的新事物重新喚起激情。而此時出現的元宇宙概念,又正好被Roblox展現的超高市值。
另一方面,蹭熱度的企業本身也面臨一定的瓶頸或者處于某個節點。比如,soul需要為上市講一個新故事,而其在27個月內虧損11.7億,始終面臨變現難題。包裝元宇宙的概念,也算是一條突圍路。
但目前看來,元宇宙的建設和我們電影中看到的樣子依舊相差甚遠。
“綠洲”還有多遠
大華是一名Roblox的玩家。
去年疫情期間,他和表弟一起解鎖了這個游戲。起初,顧慮到表弟還小,打打殺殺的游戲可能不太好,就選擇了這類沙盤的游戲。大華原本就是一名沙盤類游戲的愛好者,上手Roblox后,他覺得Roblox門檻比較低、很容易上手,也沒有什么主線劇情,特別自由,玩起來也不像槍殺游戲那樣容易疲勞。另外有一點就是,里面的游戲非常豐富,由許多創作者提供,他喜愛玩的就包括監獄逃脫、元素戰場、死亡酷跑等。
隨著疫情之后Roblox的知名度更高,大華也觸及到了元宇宙這個概念。對于綠洲這樣的虛擬世界,他很向往,但也明白,還有諸多差距。比如,工作與生活所需還無法在上面滿足。
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注定要有足夠的包容性,這也是給了諸多玩家蹭一杯羹的原因。
但即便玩家入局了,想要達到“綠洲”這種“終極形態”,還有許多未知。至少在目前,我們想象中元宇宙所依賴的VR/AR/MR、AI、云計算、高帶寬互聯網、腦機接口等等技術,都還在逐步構建過程中,并不能大面積面向C端使用。
在關于元宇宙研報中,國盛證券表示,元宇宙是數字社會發展的必然。
但走向未來的元宇宙,還需要諸多技術基礎。國盛證券將構筑元宇宙的技術賽道歸納為“BAND”,即區塊鏈(Blockchain)、游戲(Game)、網絡算力(Network)和展示方式(Display),分別從價值交互、內容承載、數據網絡傳輸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構建元宇宙。
區塊鏈技術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清結算平臺和價值傳遞機制,能夠保障虛擬資產跨平臺、脫離內容本身進行流通;電子游戲為元宇宙提供交互內容,是元宇宙內容發展與用戶流量的關鍵賽道,用戶創作能夠為元宇宙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也改變著人們對虛擬資產的觀念;5G、AIoT、算力、云游戲等持續升級,能夠保障信息的傳輸與計算能力;超高清及AR/VR設備也就可以獲得較好的沉浸式體驗。
這四項對應的也正是影響元宇宙的幾項關鍵因素,從這一層面上看,其實真正制約以及影響元宇宙發展的,是基于這些技術的基礎設施。
好消息是,這些技術已經經過初步的探索,也正是目前大廠們集中進攻的領域。隨著Facebook、騰訊、字節等互聯網巨頭相繼針對元宇宙相關產業進行投資布局,從技術層面上,我們似乎正在向理想中的元宇宙不斷靠近。
不過,就像幾年之前大家看VR和游戲一樣,或許元宇宙最后的結果也會不如預期。比如,早在2019年9月,本身是社交網絡巨頭又對VR心心念念的Facebook,發布了VR社交平臺Facebook?Horizon,并于2020年8月推出公開測試版。用戶可以在其中構建環境和游戲,與朋友社交。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接受采訪時談到,“Facebook?Horizon的開發周期比我們預計的要長,因為我們對他寄予厚望,這款應用將在建立更廣泛的、跨VR和AR的元宇宙中起到很大作用。”在多年投入之后,直到去年VR硬件Oculus?quest?2大賣,Facebook這一套生態似乎才開始迎來轉機。
“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馬化騰這樣形容全真互聯網時代。眼下,元宇宙或全真互聯網的時代已經開啟,但終局如何,還有許多未知數。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