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tài)環(huán)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y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yè)|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xiāng)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yè)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華為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支付格局會否生變?
          • 2021年04月06日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提要:近期,第三方支付公司——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原股東上海沃芮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100%。

          5年前曾表示“不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華為,卻在近期悄然將一張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近期,第三方支付公司——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原股東上海沃芮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100%。這意味著通過收購訊聯智付,華為獲得了一張支付牌照。而在2016年,時任華為消費者業(yè)務云服務部總裁的蘇杰曾表示,華為遵循邊界意識,不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

          華為為何寧可“食言”也要拿下支付牌照?近年來,字節(jié)跳動、快手等互聯網頭部企業(yè)也均通過收購等方式布局了支付業(yè)務。小小一張支付牌照,究竟能給華為帶來多大想象空間?

          為何二度“試水”

          這并非華為第一次“試水”支付業(yè)務。5年前,華為就通過“Huawei Pay”(華為支付)產品嘗試了一把。

          2016年,各種“Pay”類產品推出,如當時引發(fā)關注的Apple Pay(蘋果支付)、Huawei Pay、Samsung Pay(三星智付)等,均是與手機廠商合作、以手機硬件為載體、基于NFC技術的支付產品,其功能更像裝在手機里的“虛擬信用卡”。但很快這股熱潮就過去了,并沒有撼動二維碼掃碼支付的“江湖地位”。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Pay”類產品只是手機廠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此次華為拿下支付牌照有更多想象空間。“對華為來說,支付牌照是個重要抓手。”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從合規(guī)角度考量,華為確實需要一張支付牌照。

          近兩年,金融監(jiān)管部門頻頻強調:金融是特許行業(yè),必須持牌經營。支付業(yè)務是金融業(yè)務,因此對企業(yè)來說,要么選擇將這部分業(yè)務“外包”給其他支付機構;要么自己拿下牌照,以規(guī)避相關業(yè)務潛在的合規(guī)風險。獲得支付牌照后,華為就能夠不再依賴于外部機構。

          王蓬博表示,在合規(guī)問題解決后,依靠支付牌照,華為還能朝著數據和金融兩個方向,整合商業(yè)生態(tài)、完善商業(yè)鏈條。在數據方面,以前與其他機構合作,華為相當于把最核心的用戶數據給了別人,無法進一步挖掘并產生價值。現在,華為可以不再受制于外部機構,能夠拿到第一手數據,為用戶“畫像”;在金融方面,華為可以借助支付渠道開展相關增值服務,同時利用大數據支撐,在補足其他金融牌照如小貸牌照后,還能進一步衍生出供應鏈金融等業(yè)務。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華為此時拿下牌照,或與數字人民幣試點有關。2019年11月,華為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官宣”合作。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與華為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華為公司簽署關于金融科技研究的合作備忘錄。2020年10月,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曾表示,華為參與了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的規(guī)范制定,其Mate 40系列是首款支持央行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的智能手機,幫助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創(chuàng)新應用。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認為,華為拿到支付牌照后,可能會從此角度切入相關業(yè)務。王蓬博表示,數字人民幣部分業(yè)務可能需要華為具有支付業(yè)務資質才能承接。這可能也是華為急于在此時拿下支付牌照的重要因素。

          支付牌照“真香”

          近年來,支付牌照似乎成了各大企業(yè)的“標配”。目前,不僅百度、騰訊、京東、美團、滴滴、字節(jié)跳動、快手等互聯網頭部企業(yè)均拿下了支付牌照,就連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也早已布局其中,甚至還有國美、美的等一些傳統(tǒng)企業(yè)。為何支付牌照這么“香”?

          “現代互聯網生態(tài)是以賬戶體系為中心的。”黃大智認為,對于企業(yè)來說,支付牌照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基于支付功能,構建生態(tài)內的支付體系,完成資金流、信息流的構建。另外一個功能是構建支付賬戶,形成以賬戶體系為中心的生態(tài)。

          黃大智表示,傳統(tǒng)互聯網生態(tài)中,企業(yè)雖然也能依靠自身設計一套賬戶體系,但這種注冊賬戶是“弱驗證”賬戶,賬戶價值有限;支付賬戶則不同,屬于“強驗證”的金融類賬戶,在使用時需要綁定銀行卡進行實名驗證,因此價值非常高。在支付賬戶基礎上,無論是硬件廠商還是互聯網巨頭都可以借此構建生態(tài)。

          “支付業(yè)務在企業(yè)業(yè)務中,正在變得越來越‘底層’。”王蓬博認為,一方面,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來說,手續(xù)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了支付牌照后,也可將這部分成本在內部消化。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支付牌照也是企業(yè)建立金融生態(tài)的基礎。其他手機廠商已經搶先在華為之前布局,如小米于2019年拿下支付牌照后,逐步拿到了網絡小貸、保險經紀、融資擔保、消費金融、互聯網銀行等多張牌照。

          王蓬博認為,支付牌照為企業(yè)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讓企業(yè)開展金融類增值服務有了可能。華為手機用戶群廣泛,且此前已經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方面布局,疊加支付牌照,能夠幫助企業(yè)在流量基礎上,形成數據閉環(huán),如果未來想要建立消費金融等生態(tài),也就有了基礎。

          格局會否生變

          從2016年起,支付寶、微信支付兩者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九成,給其他支付平臺留下的空間已經不大。華為入局后,支付市場格局是否會發(fā)生變化?

          “華為無法撼動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地位。”王蓬博認為,一方面,華為此次拿到的支付牌照中,并不包含線下收單業(yè)務。另一方面,在C端場景下,“仗”已經打完了,微信、支付寶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現在如果再想“分一杯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鋪設場景,成本非常高。因此,華為拿到支付牌照,其目的不在于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競爭,而是會從自身入手,完善商業(yè)生態(tài)體系建設。

          但越來越多企業(yè)入局,也并非對支付寶、微信毫無影響。王蓬博認為,微信、支付寶也需要警惕,各個行業(yè)的垂直巨頭推出自己的錢包和支付業(yè)務,有可能把消費者逐漸“圈”到各自的生態(tài)里。

          “市場是否會生變,取決于消費者和商家的選擇。”黃大智認為,微信和支付寶雖然在移動支付領域占據較大份額,但從整個支付市場來看,其份額并不大,占支付市場份額最大的仍然是銀行。隨著更多企業(yè)拿到了支付牌照,包括未來數字人民幣全面落地之后,市場的格局會如何變化,最終仍取決于用戶和商家的使用習慣和選擇。

          未來,支付市場競爭方向或發(fā)生改變。王蓬博認為,隨著越來越多企業(yè)入局,支付市場的“盤子”并非越來越小,反而越做越大了。這是因為企業(yè)對長尾用戶的滲透越來越強,實際上是在開拓市場。同時,這種競爭也在往產業(yè)鏈的上游遷徙。對于華為來說,更可能先花較長的時間搭好自己的場景,然后才有爭奪外部市場的可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yè)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yè)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yè)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fā)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