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大有可為 王興興等五位企業家共話新機遇
- 2025年07月1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九州通主要定位服務基層農村和邊遠地區,劉長云表示,作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家,一是用創新引擎打造新質生產力,扛起科技自立自強責任;二是踐行共同富裕,厚植民生發展根基。“我們每年在基層服務的設施以及數字化方面的投入數以億計。滿足基層老百姓的醫療服務需求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7月15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百奇、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臻、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云五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出席,分享在各自領域的創新發展故事與時代體悟。
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廣
王興興介紹,宇樹科技成立于2016年,深耕高性能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領域近9年,多項技術指標目前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談及創業路上感受到“大有可為”“正當其時”的時刻,王興興表示,不只是宇樹科技,今年上半年,整個機器人行業的增長速度都非常快,充分體現了科技發展的明顯趨勢。他認為,目前國內經濟有良好的政策和發展土壤,能夠推動民營企業更有信心投入研發、生產,打造更多面向未來的新產品、新技術。
王興興坦言,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仍處于相對早期的階段,需要大家多給予一些耐心。“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廣,服務業、家用、工業場景、救援救災場景都會有推進。”但他同時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領域仍面臨一定挑戰,大規模應用、推廣可能還需要時間,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推動。”
劉百奇表示,作為一名航天人,感到“大有可為”“正當其時”的時刻非常多。比如,2020年11月7日,星河動力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產品谷神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用民營企業的火箭把商業衛星送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截至目前,星河動力完成了19次火箭發射任務,將81顆衛星送入太空,成為國內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營火箭公司。
他提到,今年6月18日,證監會推出新政,在科創板設立科創成長層,把商業航天納入第五套標準。“整個商業航天創業者都感到歡欣鼓舞、特別振奮。”劉百奇說,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商業航天領域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共同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企業家精神代際接力
除了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這些前沿領域創業企業代表,與會的民營企業中,也不乏傳統制造業企業和“創二代”代表。
張波介紹,魏橋創業集團起源于山東的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廠,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10萬名員工的綜合性跨國企業,連續入選世界500強。魏橋集團主要業務聚焦紡織和鋁業兩大傳統制造業板塊,目前也在積極向新能源、新材料、汽車輕量化等新興領域延伸。
張波本人2018年接過了父輩的接力棒,開始掌管這家企業,持續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數智化轉型和創新驅動。他認為,傳承的不僅是父輩的財富,更是那一代創業人的家國情懷和艱苦創業的工作作風。張波介紹,魏橋秉持的企業使命就是實業報國、制造業強國,“我希望,年輕一代管理者一定要繼承這個精神底色。”
王臻同樣也是一位“創二代”,與鄂爾多斯集團同齡,“從小在羊絨衫廠的廠區里長大”。鄂爾多斯集團業務包括羊絨服裝和電力冶金兩個板塊,王臻接手后正在全力推動兩個板塊的系統化提升。王臻坦言,目前行業處于深度轉型期,面臨多方面挑戰。“我覺得這些挑戰也是機遇。從大方向來說,轉型的核心其實還是要通過創新和系統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要把這些都融合在一起。”
九州通主要定位服務基層農村和邊遠地區,劉長云表示,作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家,一是用創新引擎打造新質生產力,扛起科技自立自強責任;二是踐行共同富裕,厚植民生發展根基。“我們每年在基層服務的設施以及數字化方面的投入數以億計。滿足基層老百姓的醫療服務需求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