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多家銀行積極行動 加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購增持
          • 2025年04月1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多家銀行近日披露了開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最新進展。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自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設立以來,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900億元。多家銀行表示,將持續加大該業務的推進力度,助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多家銀行近日披露了開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最新進展。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自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設立以來,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900億元。多家銀行表示,將持續加大該業務的推進力度,助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積極組織開展專項行動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2024年9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創設兩項新工具:一項是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另一項是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

          人民銀行當年10月18日宣布,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這意味著這項支持資本市場的新工具正式落地。

          當前,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表示,正積極組織開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行動。

          例如,工商銀行表示,工商銀行近日積極組織開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行動。自去年10月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專項工具設立以來,工商銀行在同業率先出臺產品制度,成功落地全國首批股票回購增持貸款項目。截至4月9日,已累計支持及儲備上市公司回購增持項目近400筆,涉及交易金額規模超千億元。農業銀行表示,截至3月末,該行累計為“三農”、先進制造、綠色金融等多領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服務,貸款簽約金額超150億元,已投放金額超85億元。中國銀行表示,截至3月末,該行已支持73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計劃,合計達成貸款意向金額253.6億元。建設銀行表示,截至目前,該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已服務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近70戶,涵蓋國企、央企、民企等企業,涉及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客戶。交通銀行表示,截至目前,該行已給予約80家企業超250億元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授信,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工業軟件、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

          除國有大行外,4月10日,又有多家股份行披露該項業務進展。興業銀行表示,截至3月末,該行已與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東達成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貸款上限規模超66億元,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80%,科技企業占比超60%。浙商銀行表示,截至目前,該行已與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東達成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意向合作,儲備擬回購增持金額超80億元,授信資金規模超50億元。

          投放力度將加大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只要資本市場有需求,貨幣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的空間仍然不小。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獲得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900億元。其中,自2025年以來,已有超200家上市公司獲得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400億元。

          4月以來,銀行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力度進一步增強。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已有17家上市公司在本月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合計貸款金額上限超70億元。提供資金支持的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國有行及股份行。

          包括國有大型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在近日表示,為積極支持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助力提振市場信心,將進一步加大相關貸款投放力度。農業銀行表示,將持續加大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推進力度,實現更大規模投放,以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