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中央企業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更多實物工作量發力穩增長
          • 2025年03月2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為進一步確保2025年新的投資質量和效益,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明確,2025年,公司將切實抓好先進裝備制造業務,更好發揮在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中的作用;切實抓好工程承包與供應鏈業務,更好發揮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中的作用;切實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更好發揮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作用。

          年初以來,中央企業積極加大有效投資力度,多個重大項目陸續破土動工,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3月17日,國家能源集團港口公司黃驊港務煤炭五期工程項目全面開工。建成后,黃驊港務堆存能力將新增54萬噸,煤炭年通過能力增加5310萬噸,煤炭運輸能力從每年2.1億噸提升至2.6億噸。作為我國當前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位于鹽城市大豐區東北方向海域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大豐8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已全面啟動建設。在新疆,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儲能項目、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喀什地區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儲能項目,也在近期同時開工建設……

          “有效投資重在有效,也就是能帶來高質量產出、高水平績效的投資。中央企業加大有效投資力度,不僅可以在投資形成過程中帶動投資需求,而且可以在投資形成后,持續產生新的生產性消費需求,同時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的增量供給。”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我國穩增長擴投資的重要主體,中央企業通過謀劃實施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將有力支撐我國擴大內需。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并在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方面明確提出,要“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

          3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強調,要更好發揮中央企業在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的重要作用,指導企業制訂科學合理、有挑戰性的經營目標,全力以赴穩增長;推動企業擴大有效投資,聚焦“兩重”“兩新”布局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健全司庫體系,守住風險底線。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學合理、有挑戰性的經營目標是國資央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具體體現:科學合理要求企業基于實際能力、行業周期、市場環境制定目標,避免因脫離實際導致風險積累;有挑戰性要求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并突破發展瓶頸,避免因循守舊抑制創新動力、錯失發展機遇。

          《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中央企業獲悉,加大有效投資與設備更新力度已成為其2025年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公司要倍加珍惜“兩重”“兩新”、積極發展銀發經濟等政策機遇。其中,在機床領域,公司將進一步推動產品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不斷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表示,2025年,公司將推動更多高質量訂單落地,盯緊城市更新、水利水網、環境保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業務增量,圍繞“兩重”“兩新”建設項目清單,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爭取更多政策、資金支持,釋放政策疊加效應。

          為進一步確保2025年新的投資質量和效益,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明確,2025年,公司將切實抓好先進裝備制造業務,更好發揮在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中的作用;切實抓好工程承包與供應鏈業務,更好發揮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中的作用;切實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更好發揮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作用。

          朱昌明表示,隨著中央企業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從短期來看,其帶來的乘數效應放大作用有助于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從中長期來看,則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結構調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