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民企并購“量額齊升 結構優化”
- 2025年10月2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今年以來,民營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市場持續釋放強勁活力,尤其中小市值民營企業并購重組活躍。民企并購呈現出“量額齊升、結構優化”的顯著特征。數據顯示,年內A股市場共有87家民營上市公司啟動并購重組計劃,合計擬交易金額達2443.79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參與并購的民營上市公司數量激增93.33%,擬交易金額增長74.63%。
10月20日,深圳市億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道信息”)正式披露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據悉,億道信息作為一家民營智能電子產品及方案提供商,擬通過收購廣州朗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成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面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一并購動作,為年內A股市場民營上市公司的并購熱潮再添典型樣本。據Wind數據統計(全文數據來源),今年以來,A股市場首次披露的138起并購重組案例中,超六成有民營上市公司參與。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在“并購六條”等相關政策支持下,并購重組已成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未來建議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創新融資工具。
兩大主線引領
今年以來,民營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市場持續釋放強勁活力,尤其中小市值民營企業并購重組活躍。民企并購呈現出“量額齊升、結構優化”的顯著特征。
數據顯示,年內A股市場共有87家民營上市公司啟動并購重組計劃,合計擬交易金額達2443.79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參與并購的民營上市公司數量激增93.33%,擬交易金額增長74.63%。
此外,從企業規模來看,上述87家民企中,66.67%的企業流通市值不足100億元,中小市值民企已成為并購市場的核心參與力量。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市值民營企業決策鏈條精簡、市場響應機制靈活,對政策導向與行業機遇的捕捉能力尤為突出。“并購六條”等支持政策的落地實施,助力相關企業通過并購重組補齊技術儲備不足、資源渠道狹窄等發展短板。
從并購邏輯來看,兩大主線愈發清晰:一是企業通過縱向整合上下游優質資源,實現補鏈強鏈延鏈,強化核心業務優勢。數據顯示,上述87起民營企業并購重組案例中,27起為產業鏈整合。二是民營資本主動向高新技術賽道延伸,布局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以并購賦能技術突破與業務轉型升級。數據顯示,上述87起民營企業的并購重組案例中,交易標的廣泛覆蓋電子元件、半導體、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彰顯了民營企業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布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眼光。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技術突破與轉型升級,一方面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實現向新模式、新業態轉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業加速布局新興領域。
雙重邏輯驅動
民營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持續升溫,是政策紅利與企業發展需求“雙向奔赴”的結果。
一方面,多維度紅利的精準釋放為并購重組掃清障礙、注入動力,具體體現在三個維度:一是審批效率顯著提升,監管部門對符合國家戰略的并購項目實行“即報即審、審過即發”,大幅縮短交易周期;二是融資支持力度加大,政策鼓勵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創新并購貸款、定向可轉債等融資工具,同時支持S基金參與并購交易,化解一級市場退出難題,為民營企業提供多元化資金支持;三是創新空間持續拓寬,政策明確支持民營企業收購未盈利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跨境并購等,為企業布局新興領域、整合全球資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業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期的背景下,單純依靠內生增長已難以滿足企業快速擴張與結構優化的需求,并購重組成為其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路徑。
這一點,從年內民營企業跨境并購參與熱情持續高漲的態勢中可得到充分印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7家民營上市公司順利完成境外/出境并購,而去年同期為3家。民營企業通過跨境并購整合全球資源、拓展國際市場的意愿與能力正顯著提升。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民營企業通過海外并購,能夠獲取海外市場的專利技術、高端人才與稀缺資源,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提升企業及品牌的海外知名度與影響力。
展望未來,在政策支持持續加碼與企業轉型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未來民企并購有望進一步向專業化、精準化方向推進。產業鏈整合將更注重核心競爭力提升,新質生產力布局將更聚焦關鍵技術突破,跨境并購將更強調全球資源的高效協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