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鞏固回穩向好勢頭 三箭齊發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生態
          • 2025年07月3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證監會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明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態勢。在市場人士看來,聚焦營造回報投資者的市場生態、壯大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構建崇法守信的市場生態,落實好各項已出臺的政策措施,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多層次市場活力,將助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截至7月29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4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近700家公司獲回購增持貸款;北向資金上半年持倉市值增加近800億元;第二批12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日前獲批……這些不同視角、不同維度的A股市場數據,折射出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優化的新氣象。

          證監會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明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態勢。在市場人士看來,聚焦營造回報投資者的市場生態、壯大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構建崇法守信的市場生態,落實好各項已出臺的政策措施,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多層次市場活力,將助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打造回報型投資生態

          7月29日,藥明康德收漲7.72%,7月以來的漲幅已超過40%。消息面上,藥明康德宣布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日前還發布公告稱公司上半年首次進行特別分紅約人民幣10億元。這是A股市場打造“回報型”投資生態的又一例證。

          “只有讓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才能增強市場吸引力和活力。目前,一年多次分紅漸成主流,這些公司往往能夠獲得投資者和機構青睞。在政策鼓勵下,進一步提升分紅穩定性、持續性、系統性的相關舉措有望持續完善,更多上市公司有望加大分紅頻次和比例?!敝袊y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表示。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基石。錨定提升投資者獲得感,除分紅外,推動上市公司回購、增持常態化,豐富產品供給等改革持續深化,正助力培育投資者“長投”的信心。

          在推動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方面,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A股市場近700家公司獲回購增持貸款,總金額突破1400億元。不少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投資者表示,能夠實施回購增持的企業,多是業績較好、管理層對自身業務發展有信心的優質上市公司?;刭徳龀衷儋J款等工具也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資渠道,滿足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需求。

          在豐富產品供給方面,《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升服務投資者水平;《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提出,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投資需求。上述舉措均更加關注投資者回報,旨在減少“追漲殺跌”,改善投資者持有體驗。

          眼下,更多基金產品與持有人利益深度綁定,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就是其中之一。第二批12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日前集體獲批,將擇機發行?!熬劢勾蛟臁貓笮汀顿Y生態,諸多改革將促進機構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義義務和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目標,更好地實現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推動資產管理行業回歸本源?!庇谢鸸救耸勘硎?。

          涵養開放包容創新生態

          涵養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是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動力源泉。增強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穩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完善科技企業估值體系等舉措,不僅能夠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能促進科技與資本的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研發周期長、投入高、盈利慢是“硬科技”企業的特征。以科創板“1+6”政策措施、創業板第三套標準為抓手,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創新的資本市場生態加快構建,有望有效破解上述難題。

          以近期科創板改革為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表示,改革后的科創板將為不同成長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和資源配置,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市場,改善資本市場生態。

          加快落實2025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一攬子重點舉措,包括發布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方案,盡快將QFII可交易期貨期權品種總數拓展到100個,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這些正在執行中的舉措,有望讓全球投資者更加順暢、更加充分地分享中國創新發展機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建議,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可聚焦以下內容實現新突破:穩步推進衍生品對外開放,推進產品創新與機制持續優化;進一步拓寬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渠道,將人民幣柜臺納入港股通等;推進ESG披露準則在融入本土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加快與國際框架接軌。

          在市場人士看來,應完善科技企業估值體系,有必要整合專利質量、研發強度等無形資產,打造具備靈活權重調節功能的評估架構。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建議,資本市場賦能新質生產力,應重塑評估體系框架,構建動態化估值模型。例如,納入專利引用頻次、法律存續穩定性等量化指標,結合專業團隊的深度定性評估,科學測算專利資產價值;組建由行業資深專家、金融領域專家組成的跨專業團隊,基于對行業未來3年至5年技術演進、市場趨勢、政策走向的研判,在不同情景下開展企業估值測算,形成合理估值區間。

          構建守信崇法生態

          構建崇法守信的市場生態是助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態勢的重要保障。持續提升監管執法效能,抓早、抓小,暢通投資者權益救濟渠道等舉措將助力打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

          突出打大、打惡、打重點。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行為嚴重威脅市場誠信和投資者保護,卻屢禁不止。對此,有必要依法從嚴懲治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利益輸送和“渾水摸魚”,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沉重代價。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認為,打擊此類違法行為,需“行民刑”三端協同發力,也需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監管科技手段提升對上述問題的發現能力。

          抓早、抓小、抓苗頭同樣重要。其中,加強社會監督作為證券市場監管部門獲知違法信息的補充來源,是常態化長效化防治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重要抓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應完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內部人士舉報獎勵機制,提高獎勵金額,強化對“吹哨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同時發布典型違規案例查處情況以加強警示宣傳。

          還應暢通投資者權益救濟渠道。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郭靂建議,積極推動“司法示范判決+平行案件多元解紛”等創新,探索推廣“示范調解+”或“示范判決+”模式,發揮好行業協會等社會主體的功能。此外,應注重運用投服中心代位訴訟、支持訴訟功能,加大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適用的頻次和力度,健全當事人承諾制度,以專業性和公益性訴訟支持服務持續提高資本市場糾紛化解能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