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1+N”制度體系逐步完善 嚴監嚴管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 2025年03月24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任志強表示,這一系列行動釋放了明確的監管信號: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行為形成高壓態勢。與此同時,投資者保護機制的創新也值得關注,例如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在紫晶存儲、澤達易盛等案件中的試點,標志著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的實質性突破。如何進一步提升訴訟效率、降低維權成本,仍需制度層面的持續優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

          3月6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一年來,證監會抓緊推動新“國九條”具體落實,形成了“1+N”政策體系。堅持嚴監嚴管,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機制,提升監管效能。

          受訪專家認為,相關政策落地需進一步細化規則、強化協同,在完善法治化環境等領域持續發力。通過系統性制度重構、從嚴監管、生態優化與高水平開放,市場正逐步向“投融資平衡、風險可控、活力充沛”的方向演進。

          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有效性

          隨著新“國九條”出臺和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逐步落地,落實強監管防風險相關要求的各項工作也在不斷加碼。

          吳清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一方面“依法嚴懲”,推動出臺背信罪司法解釋、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加快修訂證券公司監管條例,進一步深化部際和央地協作,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有效的聯合懲戒;另一方面“依責嚴防”,健全防治財務造假長效機制,完善“吹哨人”制度,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進一步加強科技賦能監管,提升監管能力,強化源頭治理。

          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馳認為,嚴監嚴管能夠有效遏制各種金融亂象,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各種不良企業風險能夠有效暴露,而優質企業的投資價值也會逐漸凸顯,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或得到有效強化。

          此外,吳清提到需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科技企業成長中的風險”。他表示,科技企業往往經營業績不確定性大、轉盈利周期長,希望市場各方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科技企業成長中的風險,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工具有效管理風險、獲取收益。

          “這一表態體現了監管層對市場規律的尊重,既要求投資者理性評估科技企業價值,也呼吁社會對未盈利企業上市給予更多包容。這種‘嚴監管’與‘促創新’的平衡思維,為科技企業發展保留了必要的試錯空間?!比A福證券研究所所長任志強說。

          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快查嚴懲

          在強監管方面,當前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突出“零容忍”態度與“長牙帶刺”的執法力度。尤其是2024年以來,證監會扎實推動新“國九條”落實落地,始終堅持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零容忍”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工作。

          2024年,證監會辦理案件739件,罰沒款達153億元,金額超過上一年的兩倍。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和線索178件,同比增長51%,對康得新、*ST新億等證券違法案件責任人依法進一步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證監會更加突出依法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新證券法實施后首批紫晶存儲、澤達易盛相關中介機構當事人承諾2起案件落地,平穩推進金通靈、美尚生態2起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件,投資者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

          任志強表示,這一系列行動釋放了明確的監管信號: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行為形成高壓態勢。與此同時,投資者保護機制的創新也值得關注,例如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在紫晶存儲、澤達易盛等案件中的試點,標志著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的實質性突破。如何進一步提升訴訟效率、降低維權成本,仍需制度層面的持續優化。

          提升投資者回報和獲得感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投資者的回報和市場的財富效應得到進一步重視。

          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到2.4萬億元,分紅金額創歷史新高。2024年上市公司還實施了股份回購近1500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市場的分紅回購已遠超IPO、再融資和減持的總規模,滬深300指數股息率達到3.4%,投資和融資更加協調的市場生態正在加快形成。

          受訪人士認為,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零容忍”制度建設層面動作不斷,發布了一系列制度規則,包括嚴把發行上市入口關,加強現金分紅、股份減持、量化交易等方面監管,督促行業機構履職盡責,充分體現了保護投資者的鮮明導向。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的特點就是嚴監管,從源頭上嚴格把關,提高整體上市公司質量,對于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及時處理或處罰,同時根據市場出現的新情況來調整監管的重點領域,從而保障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我國市場生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市公司紛紛用現金分紅以及股票回購來提振投資者的信心,違規減持的行為大大減少,也使得上市公司大股東更注重企業的基本面,保護投資者利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