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重構中概股敘事 吸引外資加速布局
- 2025年02月1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中信證券表示,盡管近期中概科技公司股價已有顯著漲幅,但從長遠歷史周期來看,仍處于AI時代的早期階段,也是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開端。美國AI熱度逐漸消退,而中國AI卻在重重挑戰中成功突圍。DeepSeek實現了關鍵的自主創新與突破,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這場科技戰役遠未結束:從技術突破到行業引領,從技術創新到應用落地,從改變市場預期到創造實際價值,從本土低質量競爭到全球化高質量發展,中國科技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未來的發展道路依然漫長。
近期,微信、百度等科技巨頭相繼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引發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由DeepSeek引發的創新浪潮,推動中國股市市值顯著增長,促使中概科技股迎來新一輪價值重估。
今年以來,萬得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漲勢強勁。高盛預計,中國人工智能敘事有望吸引高達2000億美元的凈買入資金,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扭轉全球投資者長期低配中國股票的局面。
熱門中概股價值重估
DeepSeek連同其他中國AI模型,正為中概科技股帶來全新投資敘事。近日,微信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 R1大模型,用戶可通過搜索框直接調用AI功能。同時,百度搜索及文心智能體平臺亦全面整合DeepSeek,接入DeepSeek后,用戶可免費使用其深度搜索功能,文心智能體平臺的開發者也能隨時調用DeepSeek模型。
分析人士表示,科技巨頭紛紛接入DeepSeek,從側面有力地證明了AI應用已基本滿足模型成本可控、數據價值融合的規模化發展前提,不僅體現了AI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成熟度不斷提高,也預示著AI產業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全新的發展敘事下,科技股估值邏輯正經歷根本性重構,推動中概科技股價格大幅攀升。Wind數據顯示,萬得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年初以來漲幅超16%。其中,阿里巴巴美股漲幅高達47%,拼多多、百度集團、富途控股等股票同樣增長勢頭強勁。同期,恒生科技指數漲幅逾26%,小米集團在港股市場股價屢創新高,漲幅超40%。
中信證券認為,過去兩年中概股存在的估值差問題,有望隨著中國互聯網資產價值的重估而逐步明晰。中國優質互聯網資產與美國同行業相比,業績增速差距并不明顯,但卻存在顯著的估值折價現象,而AI技術的發展或成為推動價值重估的關鍵催化劑,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有望吸引2000億美元凈買入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表示,美國去年資本市場的表現或可為中國人工智能敘事的走向提供參照。研報認為,盡管這一假設頗具大膽意味,但DeepSeek的出現已經開始推動資金流入中國股票市場,對沖基金對中國的總敞口也自低點回升。
基于這一趨勢,如果未來12個月內中國企業整體市值增加3萬億美元,按照美國市場的凈流入與市值增長比例,高盛預計中國人工智能敘事或將吸引高達2000億美元的凈買入資金(包括南向資金),從而部分扭轉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低配局面。
實際上,全球資本的轉向從去年年末開始已初現端倪。瑞銀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資本市場正顯現出對中國股票資產的重新配置趨勢。據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的報告披露,截至2024年年末,其跟蹤監測的約800只主動型境外基金合計持有中國股票市值達1800億美元,其中約20只基金在當季實現“零倉位突破”——大多是歐美市場的全球委托管理基金開始重新建倉中國資產。同時,未配置中國股票的基金數量減少,2024年第四季度降至190只,2024年第三季度該數字為200只。
隨著近期市場熱點快速發酵,外資加速買入中國資產的趨勢愈發明顯。ETF.com的數據顯示,2月以來,超過10億美元加倉KWEB,這只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以中概互聯網股票為主要跟蹤標的,成分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美團等熱門中概股,最新規模超72億美元。
中概科技股重估仍處在開端
過去一個月,中國境內外股票市場總市值激增超過1.3萬億美元,而同期印度市場市值縮水超過7200億美元,MSCI中國指數有望連續第三個月跑贏MSCI印度指數。
展望未來中概股行情,市場普遍認為漲勢仍會持續。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團隊認為,目前由AI驅動的這一波中概科技股漲勢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根據美國AI交易的經驗,在市場和公司積極發展的前提下,顛覆性基本面發展所帶來的估值重估可能是持續的。
中信證券表示,盡管近期中概科技公司股價已有顯著漲幅,但從長遠歷史周期來看,仍處于AI時代的早期階段,也是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開端。美國AI熱度逐漸消退,而中國AI卻在重重挑戰中成功突圍。DeepSeek實現了關鍵的自主創新與突破,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這場科技戰役遠未結束:從技術突破到行業引領,從技術創新到應用落地,從改變市場預期到創造實際價值,從本土低質量競爭到全球化高質量發展,中國科技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未來的發展道路依然漫長。
因此,中信證券長期看好中國科技乃至更大范圍資產的重估和成長空間,中國科技資產的價值重估潛力巨大。未來,每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和應用落地,都有望帶來系統性的估值提升,為投資者創造豐厚回報。但同時,回顧PC、移動互聯網浪潮的發展歷程可知,即便處于科技大周期內,市場發展也難免會出現曲折和反復。美股AI資產重估的經驗也表明,估值的持續提升需要企業業績逐季兌現作為有力驗證,只有堅實的業績支撐才能確保估值的穩定增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