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月余時間超200個募投項目生變 背后原因幾何
          • 2025年01月03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從變更的細節來看,有些公司因募投項目建設進度不理想,將項目進行了延期。也有一些公司的募投項目在資金到位之后遲遲未有進展,最終項目被徹底變更。還有一些募投項目此前已經被變更過,而變更后的項目進展仍未如預期,最終被終止。

          Wind數據統計顯示,自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2日,月余時間內上市公司有202個募投項目發生變更,包括項目延期、項目終止等。

          從變更的細節來看,有些公司因募投項目建設進度不理想,將項目進行了延期。也有一些公司的募投項目在資金到位之后遲遲未有進展,最終項目被徹底變更。還有一些募投項目此前已經被變更過,而變更后的項目進展仍未如預期,最終被終止。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表示,募投項目生變的背后,要關注資金的真正流向,既要審視項目變更的合理性,同時也要警惕上市公司在募資時的“湊項目”行為。

          舉例來看,2025年1月2日,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亞通”)發布公告稱,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并將剩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7月9日,公司募集的資金已全部到位,但從建設進展來看,有一些項目在資金到位后實質性進展非常緩慢。例如,怡亞通臨港供應鏈基地項目是在上海臨港洋山保稅港區的自有土地新建倉儲物流基地,旨在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此項目募集資金擬投資金額約2.5億元,調整后募集資金投資總額約1.76億元,但已累計投入募集資金總額僅46.53萬元,公司基于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經營狀況和發展戰略慎重論證評估,擬終止該項目,并將全部剩余募集資金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市公司變更募集資金投向是資本市場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是,投資者要關注變更前后程序的合法性、商業的合理性和變更后項目的可行性。

          從上述202個募投項目變更后的資金去向來看,“補充流動資金”被提及較多。Wind數據統計顯示,有69個募投項目變更后資金去向為補充流動資金。

          “部分公司募投資金到位卻長期閑置,最后變更項目,這一現象弊病頗多。”王智斌分析,募投資金長期閑置,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和干擾了資本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對于上市公司的此類行為,建議監管機構加大問詢和懲處力度,督促整改,給資本市場的健康生態筑牢防線,讓資金流向真正有價值、有效率的項目中去。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變更募投項目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例如,新項目的實施風險、市場環境變化等。公司需要在變更前進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確保新項目能夠順利實施。

          梳理細節可知,有一些被終止的項目,此前已經發生過變更。

          江蘇哈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工智”)的募集資金在2020年7月27日匯入公司專項賬戶。但是,公司在2021年同意終止全資子公司天津哈工福臻機器人有限公司目前實施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制造及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以及公司實施的“償還銀行借款”,并將結余募集資金變更使用用途,同意將結余募集資金用于由公司實施“現金收購吉林市江機民科實業有限公司70%股權項目”以及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海寧哈工我耀機器人有限公司實施“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然而,“現金收購吉林市江機民科實業有限公司70%股權項目”進展并不順利,并最終引發訴訟。在2025年1月2日的公告中,*ST工智認為項目無法推進,因此公司決定終止該募投項目。該項目的募集資金專戶目前處于凍結狀態。公司已經向江機民科股東支付28999.99萬元,公司正在與劉延中、吉林市江機民科實業有限公司就募集資金退回方式和回款時間進行協商中。

          “上市公司募投項目發生變化的情況很復雜,對于這種變化,投資者要理性看待,如果企業因項目所處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將之變更,屬于是避險行為。但是,如果項目進展不順利的主要原因是募資之初就在‘湊項目’,則是在浪費投資者的信任,公司要對這些行為有合理解釋。”盤和林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