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
- 2024年11月28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A股上市公司熱衷搭建“A+H”雙融資平臺,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一方面,內地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港交所也在積極開展上市改革,優化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審批流程。另一方面,A股涌現出一批優質的全球化公司,公司利用港股市場為“出海”及加速全球化發展布局。
“A+H”隊伍持續擴容。11月27日,順豐控股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快遞物流行業首只“A+H”股,也是2024年港股第二大IPO。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成功案例增多,“A+H”股接連落地。尤其是行業龍頭公司赴港上市,首發募資更是十分可觀。例如,美的集團首發募資額達356.67億港元,位居年內 港股IPO募資額榜首;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順豐控股首發募資凈額達到56.62億港元,位居第二。
與此同時,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美的集團、龍蟠科技、順豐控股等A股上市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同時,科大訊飛、歌爾股份、南山鋁業、同仁堂等A股上市公司也正在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此外,包括百利天恒、吉宏股份、赤峰黃金、安井食品、鈞達股份、康樂衛士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籌劃赴港上市。
A股上市公司熱衷搭建“A+H”雙融資平臺,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一方面,內地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港交所也在積極開展上市改革,優化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審批流程。另一方面,A股涌現出一批優質的全球化公司,公司利用港股市場為“出海”及加速全球化發展布局。
從“A+H”雙重上市模式來看,根據上市地及具體發行順序的不同可分為“先H后A”“先A后H”“A+H同步”三種模式。
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屬于“先A后H”模式,對A股上市公司拓寬融資渠道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此外,從二級市場來看,“A+H”公司穩價期結束后即可直接進入港股通,為其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例如,龍蟠科技于10月30日在港股上市,由于公司已經在A股上市,穩價期結束后直接進入港股通。隨后的11月25日,也就是公司獲納入港股通名單的首日,股價暴漲超90%。當天,龍蟠科技總成交量達到1.12億股,成交額達到7.5億港元。
港股沙利文捷利(深圳)云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總監袁梅表示,實際上,港股通已經成為港股流動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貢獻了港股大約四分之一的成交量。同時在港上市的大部分公司又來自內地,很多港股上市公司都希望進入港股通。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在內地與香港兩地同時上市的企業共有151家,大部分為行業龍頭和知名企業。
而多家公司均在赴港上市計劃中提及“國際化”。例如,順豐控股表示,在港上市將有助于順豐控股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優化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爭力。同時,港股發行上市后,順豐擬將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的45.0%用于加強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美的集團此前在2023年股東大會中表示,公司之所以要去香港上市,是看中了港股的“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
從政策面來看,今年10月18日,香港證監會及香港聯交所宣布優化上市審核機制,對市值不少于100億港元的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設有快速審批通道。
高合資本合伙人孔慶勛表示:“市值較大、業績穩健的A股上市公司,更容易吸引港股長期資金進行配置。同時,赴港上市可以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吸引外資進入;對于制造業公司,赴港上市也有助于其海外布局。”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