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看好中國市場 長線外資加碼布局
          • 2024年03月3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KKR在2024年展望報告中稱,該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看法比市場更樂觀。如今中國經濟將工業數字化和能源轉型作為增長的新動力,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具有成本和資源競爭優勢,中國將致力于強化其競爭優勢。

          倫敦大學退休金計劃3月25日遞交了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QFII)的申請;作為國內首家獲準新設的外資獨資券商,渣打證券3月22日宣布正式展業;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月21日在上海舉行開業典禮……近期,長線外資加速布局、外資機構頻頻“落子”中國市場。

          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預計會有更多長線外資布局中國。市場人士預計,相關部門將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繼續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新一輪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的務實舉措有望加快落地。

          關注A股投資價值

          長線外資正用實際行動加快布局中國資本市場。

          證監會網站顯示,倫敦大學退休金計劃3月25日遞交了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QFII)的申請,并于當日正式獲證監會受理。早前,英國另一家養老巨頭——英國養老保障基金委員會也遞交了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申請,并于2月28日獲批。

          今年以來,除英國養老保障基金委員會外,還有凱德商用產業有限公司、一翎資本私人有限公司、國家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獲批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

          申請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名單還在持續拉長。證監會網站顯示,截至目前,獲批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的機構已達810家,主要為境外養老金、主權基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等。除倫敦大學退休金計劃外,還有十余家機構向證監會提交了申請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許可的材料。

          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表示,外資機構申請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提速,表明海外投資者,尤其是長線投資資金認可中國中長期發展前景,對中國高質量發展持相對樂觀態度,也意味著中國在對外開放領域的改革和努力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聯博基金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表示,外資流入代表部分長線資金已開始關注A股投資價值,特別是境外的養老金及主權基金等。

          機構展業步伐提速

          除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申請提速外,外資機構在華投資展業步伐也明顯加快。

          作為國內首家獲準新設的外資獨資券商,渣打證券3月22日宣布正式展業?!拔覀儗χ袊鹑陬I域的持續開放充滿信心,也堅信中國經濟能成功轉型,并在未來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痹蚣瘓F首席執行官溫拓思表示,把握中國機遇一直是渣打集團的核心戰略,相信渣打證券的到來將提升渣打集團服務在華和海外客戶的能力,進一步完善在中國的業務布局。

          看好中國市場,外資私募機構也競相進入。3月8日,中基協官網信息顯示,全球私募股權機構KKR旗下的開德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完成備案登記。開德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業務類型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類FOF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類FOF基金”,管理規模不超過5億元。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楓旗下的博楓(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于近期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注冊資本達1億元。

          KKR在2024年展望報告中稱,該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看法比市場更樂觀。如今中國經濟將工業數字化和能源轉型作為增長的新動力,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具有成本和資源競爭優勢,中國將致力于強化其競爭優勢。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外資機構接連拿下“通行證”,離不開制度型開放的穩步擴大。

          一方面,外資機構在華展業便利度進一步提升,跨境市場互聯互通渠道不斷拓寬。證監會3月15日發布的《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出,助力推進高水平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境內設立機構。

          據悉,相關部門將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繼續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徐志斌3月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表示,繼續優化外資參與的渠道優勢,穩步擴大規則、規制、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拓寬投資品種和范圍,吸引更多投資者投資我國金融市場。

          另一方面,債市對外開放也迎來新舉措。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提出,優化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境內資本市場有關程序,進一步便利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背景下,外資機構有望加深中國債券市場參與程度,豐富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投資策略,也有助于引進成熟的業務經驗,助力我國債券市場制度完善。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