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以債化債 城投債提前兌付加速
          • 2024年01月17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在提前兌付背景下,投資者與發行人存在階段性博弈。展望2024年,供需矛盾之下,城投債行情有進一步演繹的空間。

          近期,城投債提前兌付規模較此前明顯上升。專家表示,本輪提前兌付潮主要由特殊再融資債發行驅動,優化存量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發行人提前兌付的重要原因。在提前兌付背景下,投資者與發行人存在階段性博弈。展望2024年,供需矛盾之下,城投債行情有進一步演繹的空間。

          提前兌付潮持續

          近日,株洲淥湘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于1月18日提前兌付“17淥湘集團債”剩余全部本金及利息,銀行間托管量兌付額總計2.37億元。

          株洲淥湘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近期城投債提前兌付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隨著化債資金陸續到位,2023年四季度以來,城投債市場就迎來提前兌付潮,兌付數量、規模擴張均顯著加速。

          “2023年四季度城投債累計提前兌付837億元,其中12月達到473億元,環比增長178%,創歷史新高。”廣發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劉郁表示。

          民生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譚逸鳴認為,城投債的提前兌付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推進有關。“在特殊再融資債券集中發行及‘一攬子化債方案’整體推動下,企業周轉資金相對充裕同時有壓降財務成本的訴求,因此出現部分融資平臺提前兌付債券、回售期大幅下調票面利率引導投資人進行回售的現象。”中債資信企業與機構部總經理孫靜媛說。

          據廣發證券統計,自2023年10月特殊再融資債重啟發行,截至2023年12月31日,29個省區市發行了13885億元特殊再融資債,用于償還存量債務。

          從區域分布來看,發行特殊再融資債金額較多的省份提前兌付的發行人數量也較多。廣發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湖南、廣西、安徽、重慶、貴州、遼寧、吉林這7個省份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金額居全國前10之列,合計金額7252億元,超過全國發行規模的一半,其提前兌付城投債的發行人數量也居全國前10之列,合計56家,占全國比例近七成。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純祎認為,提前兌付可優化存量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化債防風險是重點

          城投債提前兌付潮起,對投資者影響幾何?

          “城投債提前兌付產生盈利或虧損,主要取決于債券處于溢價還是折價,以及提前兌付的價格。”劉郁分析,以提前兌付公告日前3個工作日中債估值凈價的平均值作為標準,如果在公告日附近,債券處于溢價狀態,估值凈價大于面值,以面值兌付劣于以估值凈價兌付,投資者會產生資本損失。反之,如果債券處于折價狀態,估值凈價低于面值,那么以面值兌付優于以估值凈價兌付,投資者會獲得盈利。

          需要關注的是,當前,溢價城投債規模和占比均已創下新高。廣發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溢價城投債規模約14.8萬億元,較2023年1月末增長136%,占比也由1月的42.7%提升至92.6%。

          展望2024年,一級市場發行方面,專家表示,化債防風險仍然是2024年政策的重要著力點,化債持續推進下,2024年城投債供給將收縮。“‘調結構、控增量、化存量’的城投債審核思路仍將延續,即在保障借新還舊合理需求基礎上,嚴控城投新增債務,逐步優化城投債發行人結構。”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融資總部總經理范為表示。

          存量高票息城投債“退潮”、城投債發行規模預計收縮情況下,投資者面臨著高收益資產難覓的處境。

          “2024年城投債供給將明顯收縮,供需不平衡凸顯。供給稀缺將繼續成為城投債的核心定價因素,供需矛盾之下城投債行情有進一步演繹的空間。”國金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樊信江說,當前短期收益率逼仄,但仍有短久期、低評級債券可供投資者挖掘票息收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