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ST公司年末保殼進行時:債務豁免、破產重整頻現
          • 2023年12月27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上市公司通過重整“暫留”A股,并不意味著“安全著陸”。余磊向記者表示:“根據以往案例,部分完成破產重整的上市公司只是暫時解決了債務危機,避免了退市,但并未徹底恢復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上市公司需要從根本上優化主營業務,通過盈利能力的提升來吸引投資人。”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共有23家*ST公司凈資產為負,8家*ST公司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且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部分公司已經拉響退市警報。

          臨近年末,不少*ST公司為了避免退市各出奇招。而對于相關公司的保殼手段,監管層給予高度關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ST同達、*ST天沃、*ST佳沃、*ST園城、*ST左江等在內的多家公司收到監管關注函。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委員安光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退市新規實施后,上市公司之前慣用的突擊創收、并表等保殼伎倆逐步失效。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新資產、無償贈與以及債務豁免等方式進行保殼。投資者要擦亮眼睛,堅持價值投資,遠離風險警示股,不要賭上市公司保殼是否能成功。”

          目前來看,對于一些*ST公司來說,控股股東成了不可或缺的“救星”。

          有的*ST公司選擇將劣質資產剝離給控股股東。例如,*ST天沃近日公告稱,擬以1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出售連續多年虧損嚴重的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80%股權。

          還有的*ST公司則“喜提”優質資產。11月25日,*ST同達接受控股股東戰略合作方上海淳明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崇創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無償捐贈的上海朗綠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朗綠”)共計51.02%的股權。數據顯示,上海朗綠2023年1月份至10月份營業收入為5.04億元,凈利潤為2151萬元,對于連續多年營收未過億元的*ST同達來說,上海朗綠堪稱優質資產。

          此外,還有控股股東選擇直接從現金和債務方面為*ST公司紓困。*ST惠天11月29日公告稱,決定向控股股東申請借款5.9億元,且公司已收到該借款。同日,*ST佳沃也獲得控股股東的債務豁免“大禮包”,公司控股股東同意豁免*ST佳沃債務本金8.39億元,同時不再收取借款期間利息;控股股東下屬子公司決定豁免*ST佳沃下屬子公司合計9993萬美元的債務。

          此外,更多*ST公司選擇通過破產重整來避免退市危機。

          “相較于破產清算,破產重整對于債務人以及債權人來說更為有利,也能保護多方權益。”浙江六和(湖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余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通過破產重整,上市公司可以重新組織資產和債務,調整經營模式,恢復經營能力,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12家上市公司通過實施破產重整“起死回生”。截至目前,約有21家*ST公司啟動或正在進行破產重整事項。

          以*ST中捷為例,公司目前處于重整計劃啟動階段。今年6月份,*ST中捷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臺州中院申請破產重整。7月7日,臺州中院根據公司申請啟動預重整程序。11月24日,臺州中院依法裁定受理*ST中捷重整。12月24日,*ST中捷最終確定了重整計劃,并于同日獲得了臺州中院裁定批準。

          除*ST中捷外,*ST豆神、*ST凱撒、*ST全筑、*ST東洋、*ST新聯等公司也在12月份先后公告重整計劃獲得法院裁定批準。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通過重整“暫留”A股,并不意味著“安全著陸”。余磊向記者表示:“根據以往案例,部分完成破產重整的上市公司只是暫時解決了債務危機,避免了退市,但并未徹底恢復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上市公司需要從根本上優化主營業務,通過盈利能力的提升來吸引投資人。”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相關公司來說,更重要的是通過多元路徑實現資產質量和運營質量的提升,進而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