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彰顯“硬科技”底色 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300家
          • 2023年07月24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黃一靈

          提要:記者梳理發現,此前,科創板共有268家公司入選前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上入選第五批的公司,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突破300家。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軍團持續擴容將釋放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有力支撐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軍團正在不斷壯大。近日,共有40家科創板公司先后發布關于入選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公告。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此前,科創板共有268家公司入選前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上入選第五批的公司,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突破300家。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軍團持續擴容將釋放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有力支撐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持續打造“小巨人”矩陣

          7月23日晚,8家科創板公司先后發布公司或全資子公司入選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公告。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7月20日至今,共有40家科創板公司“報喜”入選。

          業內人士介紹,小而強、小而優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共同特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在各自產品領域逐漸形成優勢和規模,能夠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

          上述入選公司紛紛表示,被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相關部門對公司在技術研發實力、科技創新能力、產品性能品質、市場發展前景等方面綜合實力的充分認可,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行業影響力和品牌形象,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

          從已發布的公告來看,入選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科創板公司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并已在細分領域嶄露頭角,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聚焦產業鏈補鏈強鏈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是各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僅要有一批創新引領的世界級企業,也要打造行業單項冠軍或隱形冠軍。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科創板公司持續踐行創新驅動戰略,聚焦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多家公司在關鍵環節自主化上實現重大突破,加快填補國內空白,有力推動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舉例來看,專注于特種氣體國產化的華特氣體,把乙烯產品純度從99.999%提高到99.9995%,以0.0005%的優勢打破了進口產品的長期壟斷。

          同時,一批具有技術優勢的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固本強基。例如,時代電氣深耕于軌道交通牽引變流系統領域,研發了新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350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牽引變流系統,市場占有率連續九年居全國首位。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

          當下,科創板已成為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主要平臺。以上海為例,2022年全年,上海有95家民營企業在科創板新增發行上市,占當年科創板新增發行上市企業的76.6%。

          另據統計,在科創板已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無實控人企業合計達到492家,占比超九成;在科創板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上述企業合計比例高達95%。

          展望未來,將有更多民營企業登陸科創板。上海5月印發的《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落實“應科盡科”,支持符合科創板定位、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等要求的未上市民營企業到科創板上市,已在境外上市的民營企業回歸科創板上市。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