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上半年證監會開出181張罰單 私募違法違規罰單明顯增多
          • 2023年07月03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今年私募違法違規罰單明顯增多;對出借證券賬戶、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違法等處罰呈現常態化;巨額罰單多集中于多次違法被罰且屢教不改的違法行為。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零容忍”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行為,強化執法震懾。

          記者據證監會網站數據統計,上半年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開出181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以下簡稱罰單),合計罰沒金額24.2163億元,罰沒款金額已經接近去年全年(26.67億元)。其中,信披違法、內幕交易、私募基金違法位居前三位,罰單分別有82張、29張和26張。

          經與往年對比,記者發現,今年私募違法違規罰單明顯增多;對出借證券賬戶、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違法等處罰呈現常態化;巨額罰單多集中于多次違法被罰且屢教不改的違法行為。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鄭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處罰呈現廣覆蓋的特點,在虛假陳述依舊為主的罰單中,債券信披違法處罰數量增多,強監管信號明顯。下半年監管部門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依舊保持“零容忍”,打擊類型以傳統的虛假陳述為主,也將涵蓋各類新型違法行為,同時打擊力度不減。

          屢罰不改者被重罰

          今年以來,信披違法和內幕交易依舊是處罰重災區,但是處罰情況出現一些新變化。如上半年的信披違法罰單中涉及債市罰單增多,有12張,其中1例還涉及欺詐發行公司債。內幕交易罰單中,涉及內幕交易同一只股票的罰單增多,即內幕交易窩案增多。另外泄露內幕消息、慫恿他人內幕交易的亦被處罰。

          雖然上半年操縱市場罰單數量僅有7張,但大多都是巨額罰單,合計罰沒金額16.92億元。對于多次違法、屢罰不改的行為,監管部門重拳出擊,開出天價罰單。上半年罰沒金額位居前兩位的都是操縱市場罰單。

          如王法銅和董邦慶利用74個證券賬戶,向他人借貸加杠桿配資交易四只股票,被證監會“沒一罰四”,合計罰沒金額高達11.27億元,成為年內證監會開出的罰沒金額最高的罰單。而早在2018年,王法銅就因操縱“如通股份”等三只股票被證監會“沒一罰三”,罰沒13.89億元,同時被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任良成也是證監會罰單上的“常客”,2015年、2016年、2018年均因操縱多只股票被證監會處罰。今年再次因操縱16只股票(其中1只涉及刑事案件,未被處罰)被證監會“沒一罰三”,罰沒2.97億元,罰沒金額位居年內第二。同時,任良成被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任良成操縱股票行為持續時間長、操縱股票多、涉案金額大,已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任良成已被我會行政處罰3次,目前又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犯罪被提起公訴,法院一審刑事判決已認定其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罪。”證監會表示,任良成屬于典型的不知悔改、頂風作案情形,行為特別惡劣,應當依法予以嚴懲。

          “對同一處罰對象所采取的處罰力度加大,體現了資本市場‘零容忍’的態度。”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曾因資本市場違法行為接受過監管處罰,卻未引以為戒,再次實施違法違規行為,主觀惡性程度更深,加大處罰力度是必要之舉,在依法懲處違法者的同時,對其他市場主體也起到警示作用。

          私募罰單明顯增多

          私募基金違法違規罰單增多,是今年證監會罰單的一個明顯特點,上述26張罰單涉及10家私募機構及其相關負責人。其中,上海證監局于6月底一口氣下發了對8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24張行政處罰決定書,8家私募實控人均為胡某崗、黃某波,違法行為包括從事損害基金財產和投資者利益的投資活動、未按規定履行信披義務、未按要求報送年度財務報告、未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業務相關資料等。

          “從基金數量、資產規模來看,私募基金已經是資本市場的一類重要投資者。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多、規模小,合規水平乃至合規意識相對較低,在證監會執法能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查處的私募基金違規案例有所增加,并不令人意外。”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另外,一些新型違法行為亦受到處罰。如素有“定增王”之稱的九泰基金,為參與“保底定增”,利用基金財產為基金份額持有人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而被證監會處罰。據行政處罰決定書,2017年,九泰基金通過旗下基金九泰久利參與五家上市公司保底定增,實際控制人或股東簽署涉及收益保證的協議,年化收益在7%至13%不等。另外,九泰基金實控人還授意九泰久利買入某公司股票,該公司實控人承諾,未來賣出變現后實現的投資年化收益率(復利)不低于12%,否則以現金方式補償其不足部分。

          但是,直至九泰久利清算時,九泰久利未向基金份額持有人披露保底事項,基金清算財產也未包括補償款項。截至證監會調查時,僅三家上市公司股東實際支付補償款,合計22384.92萬元,補償款項全部匯入九泰基金股東九州證券銀行賬戶。

          實際上,2020年出臺的再融資新規已經明確禁止“保底定增”,此后最高法明確保底定增協議不受法律保護。陳波表示,一般情況下,“保底定增”事發后,證監會一般不會處罰定增投資者,個別私募基金以及相關負責人被罰,原因也并非“定增保底”協議,而是背信損害所管理產品的投資者利益。

          新型違法行為全覆蓋

          近年來對一些新型違法行為的處罰日漸常態化。新證券法將出借證券賬戶的禁止范圍從“法人”擴大到了“任何單位和個人”,上半年共有3張罰單涉及出借股票賬戶。相對應的,借用證券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因不同違法行為亦被處罰。

          “出借證券賬戶等涉及新證券法規定的罰單增多,也反映了監管‘零容忍’,通過加強處罰力度,警示相關市場主體,減少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朱奕奕表示。

          此外,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監管趨嚴,年內3張罰單涉及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違法。其中,福建天信因向證券監管部門報送的文件、資料有虛假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違法行為,并且情節嚴重,被撤銷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近年來,監管部門根據市場的新形勢,不斷擴寬打擊范圍,涵蓋到各類違法行為,體現了強監管、零容忍的監管理念。”鄭彧說。

          接下來,朱奕奕表示,資本市場將著力加強全面注冊制下的市場秩序保護和生態塑造,繼續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加大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投資者利益。

          另外,對于一些市場主體通過鉆法律漏洞企圖謀取非法利益,進而導致資本市場中出現的一些新型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需要不斷完善、修訂現有制度,同時加強打擊力度,對相關市場主體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