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近4000億元待入市 公募基金還有多少"子彈"?
          • 2023年04月27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近期公募基金最大可動用買入股票的資金合計約3949億元,相比往期有所減少。

          近日,滬指“六連跌”,多只基金出現大幅調整,增量資金備受市場關注。

          據中國銀河(601881)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近期公募基金最大可動用買入股票的資金合計約3949億元,相比往期有所減少。

          可動用買入股票資金減少

          4月25日,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基金數據報告,對公募基金最近可動用的“彈藥”作出測算。

          具體來看,根據披露一季報的每只股票方向基金現有持倉比例與基金合同中規定的股票比例持有上限的差額,計算出在一季度末時點可動用買入A股股票的剩余資金為3625.56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剩余資金是522.38億元,混合型基金的剩余資金是3103.18億元。

          未披露季報的股票方向基金方面,2023年2月、3月募集成立的股票方向基金資產規模698.58億左右,以截至1季度末建倉40%估算,還剩余40%股票資金頭寸大約279.43億元。

          此外,新基金方面,4月份股票方向基金共募集資產規模91.92億。這些基金還未來得及大規模建倉,股市如果出現相對低點可以大規模建倉,按照50%比例計算,資金量約45.96億元。以此估算,公募基金可動用買入A股股票的剩余資金合計大約為3949億元。

          不過,這一數字相比過去大幅下降。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根據各季度報告和新成立股票方向基金統計的數據,截至2022年7月21日,公募基金最大可動用買入股票的資金約5047億元;截至2022年10月28日,公募基金最大可動用買入股票的資金約5480億元;截至2023年1月29日,公募基金最大可動用買入股票的資金約4335億元。

          醫療、消費行業或是主要投向

          分行業來看,在細分行業主題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中,醫藥、消費、新能源等賽道資金相對充足。

          據測算,醫藥醫療健康行業方面,股票型基金可動用資金約為39.55億元,偏股型基金可動用資金約47.23億元。消費行業方面,股票型基金可動用資金約為26.5億元,偏股型基金可動用資金約為26.71億元。新能源行業方面,股票型基金可動用資金約為22.36億元,偏股型基金可動用資金約為22.84億元。相比之下,金融地產、農業等行業主題基金可動用資金相對較少。

          在基金經理看來,市場整體缺乏增量資金,是導致近期市場板塊切換效應明顯、波動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缺乏增量資金一定程度上導致投資‘內卷’,因為場內資金都涌向一個方向,機構短期形成一致性的速度加快。”

          鵬華睿進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朱睿在一季報中表示,由于增量資金有限,在TMT風格達到極致的階段,場內資金形成了虹吸效應,導致主流機構持倉的板塊資金流出,相關板塊指數表現相對落后。

          景順長城雋豐平衡養老三年持有混合FOF基金經理薛顯志表示,在市場缺乏增量資金的條件下,需要關注增長確定性高且擁擠度較低的方向。

          據統計數據,從已公告發行數據的基金(以認購截止日為統計口徑)來看,今年前三個月,新基金發行份額逐步上升,分別為414.87億份、1066.74億份、1274.58億份。

          截至4月26日,本月新基金發行份額僅有493.15億份。不過,近日,多只爆款基金發行,為市場增添信心。4月24日,由績優基金經理朱紅裕管理的招商社會責任募集首日便吸引逾百億資金認購,于首發當日即發布提前結募公告。由胡宜斌擔綱的華安景氣領航也同樣大賣,于4月25日宣布結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