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深港通標的擴容滿月 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深化
- 2023年04月14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展望未來,對于資本市場的高水平開放,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對記者表示,可以進一步放松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業務限制,加強引入國際資本、支持企業融入全球化發展,充分發揮跨境資本優勢,深度參與中國金融開放,共同促進定價機制健全、交易機制完善和金融產品拓展。
4月13日,滬深港通股票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擴大正式生效已滿一個月。Wind數據顯示,3月13日至4月13日,北向資金期間成交金額為2.35萬億元人民幣,南向資金期間成交額達到了7885.39億港元。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外資仍處于初步布局新增標的階段,尚未形成明顯的趨勢性特征,長期來看有望帶來源頭活水。
與此同時,互聯互通機制仍在持續優化中。下一步,優化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利率互換互聯互通開通,港股通開通人民幣柜臺以及香港發行國債期貨等諸多舉措將落地,互聯互通有望持續加深,內地資本市場開放邁出更大步伐,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自2014年互聯互通機制設立以來,從交易限制逐步放寬,到覆蓋范圍標的逐步擴容,再到ETF渠道開啟,優化擴容持續進行中。今年3月13日,新修訂的《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正式施行,滬股通、深股通分別新納入股票598只、436只,市值覆蓋率分別為90.94%、86%,較之前分別增長15.56個百分點、9.56個百分點。
從行業來看,據申萬宏源統計,擴容后24個申萬一級行業陸股通市值覆蓋率達80%以上,跟蹤產業趨勢更緊密,其中對電力設備、軍工、美容護理的市值覆蓋率突破90%,對計算機、電子、通信的市值覆蓋率也突破80%,對外資仍具有長期吸引力。
某量化高級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雙向擴容拓寬了外資的備選標的池,但難以影響外資的總體流入特征,后者更多受匯率、政策等宏觀因素影響,與具體的交易規則變更的關聯度不高。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匯率波動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也均是影響外資流入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外資參與A股市場投資的廣度有所提升,且投資上市公司的深度也不斷加強,但與成熟資本市場的境外投資占比來看,我國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一大創新,滬深港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換取了最大的市場成效。香港交易所內地業務發展主管毛志榮4月12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滬深港通開通八年來,累計交易量達到了123萬億人民幣,除去南北向凈買入、凈賣出的價差之后,真正的凈資金過境量是4000多億元人民幣,即是以非常少的跨境資金流動,支撐著非常巨大的跨境投資。
展望未來,對于資本市場的高水平開放,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進一步放松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業務限制,加強引入國際資本、支持企業融入全球化發展,充分發揮跨境資本優勢,深度參與中國金融開放,共同促進定價機制健全、交易機制完善和金融產品拓展。
在劉鋒看來,未來如何通過協調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與資本項目的改革,引導更多穩定的中長期境外機構投資者在華投資,應是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重點問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