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征程萬里風正勁 海通恒信2022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 2023年03月3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海通恒信表示,集團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完善產業生態圈構建,保持創新驅動能力,深化金融科技賦能,持續提升經營管理效能,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格局邁向打造標桿式融資租賃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正處于統一監管、統一登記、加速出清、轉型優化的關鍵時期,挑戰與機遇并存。截至2022年末,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58,500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5.8%,整體上依然處于收縮態勢。

          日前,海通恒信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恒信”)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2022年,海通恒信實現逆勢增長,實現收入總額85.25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年度盈利15.33億元,同比增長8.5%。截至2022年末,集團資產總額達1,245.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5%。

          營收利潤雙增長?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2022年,海通恒信強化企業責任擔當,立足大局、主動作為、超前謀劃,緊跟國家戰略及政策導向,切實立足租賃本源,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全力保障公司規模與收益的穩健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海通恒信資產總額達1,245.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5%;權益總額達188.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9%。2022年,實現收入總額85.25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年度盈利15.33億元,同比增長8.5%;2022年集團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為6.81%,加權平均凈資產回報率為9.16%。

          2022年,集團實現融資提款735億元,其中,通過銀團貸款、銀行雙邊貸款及銀行承兌匯票等渠道,實現間接融資提款375億元,占比51%;實現直接融資提款360億元,占比49%,直接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公司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與資產支持票據、境外美元債等融資工具。通過創新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集團融資成本有效降低,2022年計息負債平均付息率為3.73%,較上年下降0.20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得益于集團通過主動管理資產配置、快速應對化解風險事件、積極探索創新資產處置方式、不斷加大資產處置力度等舉措,風險防范和處置能力不斷增強,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截至2022年末,集團不良資產率為1.09%,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為252.02%,不良資產率處于安全可控水平。

          持續優化資產結構?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

          2022年,海通恒信秉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堅實推進“一體兩翼”“一大一小”發展戰略,深耕屬地化區域布局,不斷優化資產結構,確保資產分布的安全穩健性、發展前瞻性、經營收益性有機統一。

          從資產投放來看,海通恒信緊跟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積極應對宏觀環境挑戰,著力推動“高端裝備制造”“綠色租賃”“數字經濟”等戰略新興行業優質客戶的深度合作。2022年,集團實現業務投放715.74億元,同比增長7.2%。

          具體來看,持續加大“專精特新”客戶合作力度,相關高端裝備制造業務全年投放超140億元,投放占比近20%;緊抓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契機,大力推動綠色租賃多領域聯動創新,綠色租賃業務實現全年投放超130億元,投放占比逐年遞增至近20%,近五年累計投放超350億元;積極探索數字經濟領域產融結合路徑,數字經濟業務全年投放超過20億元。2022年,公司關注IDC新經濟領域業務發展,于9月召開2022算力生態高端峰會,就算力產融結合路徑進行深入探討,助力數據中心算力不斷提升;把握數字經濟新紅利,于11月舉辦2022全球數商大會上海黃浦分會場活動,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展望2023年,海通恒信表示,集團將堅持立足租賃本源,加強資產配置規劃前瞻性、導向性,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構建以租賃物為核心的服務模式,打造租賃資產流轉服務生態圈,促進優質租賃資產流轉,為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服務,保持規模與利潤持續增長,并有效分散信用風險。

          堅守初心使命?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展望2023年,海通恒信對經營發展充滿信心。海通恒信表示,集團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完善產業生態圈構建,保持創新驅動能力,深化金融科技賦能,持續提升經營管理效能,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格局邁向打造標桿式融資租賃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得益于宏觀調控政策的精準實施及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中國經濟與金融環境將保持總體穩定,戰略新興行業有望取得積極增長,這些都將為集團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海通恒信董事長、執行董事丁學清表示。

          展望未來,海通恒信介紹,公司將推進金融科技應用范圍,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一方面,將繼續加大對金融科技建設的投入,持續深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各業務場景中的應用,推動開發并優化互聯網獲客、銷售行為管理、客戶管理、預審批及自動化審批模塊、資產管理系統等程序,將金融科技逐層滲透至公司各個經營管理環節。另一方面,全力打造集一站式、智能化、平臺化、服務化于一體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從數據接入、數據處理、自動化開發調度、數據分析與挖掘、數據治理等全鏈條數據服務,進一步應用大數據建模技術提升整體風險建模能力,推動集團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不斷升級,通過金融科技驅動引領業務快速增長。

          “征程萬里風正勁,無須揚鞭自奮蹄。2023年,我們將堅定信念、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共同的使命愿景與文化精神凝心鑄魂,為全面打造融通萬物金融生態、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共創未來美好社會而努力奮進。”丁學清說。(CIS)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