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全面注冊制將至 三大趨勢折射A股新生態
          • 2023年02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股票發行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投資者基于發行人披露的信息,自行判斷是否購買股票,以什么價格購買股票,做到“買者自負”,這對投資者的專業研判和風險承受能力要求大幅提高。專家認為,A股即將邁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階段,投資者更應擦亮眼睛,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價值投資。

          從盲目投機到價值投資,從短線炒作到長期投資,從散戶化到機構化……這是注冊制試點以來,A股市場投資生態的新趨勢。

          股票發行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投資者基于發行人披露的信息,自行判斷是否購買股票,以什么價格購買股票,做到“買者自負”,這對投資者的專業研判和風險承受能力要求大幅提高。專家認為,A股即將邁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階段,投資者更應擦亮眼睛,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成主流

          注冊制正在重塑A股市場投資生態,打破“新股不敗”的神話,改變部分投資者“炒小”“炒差”的習慣。“從賺市場的錢”到“賺企業成長的錢”,堅持價值投資正在成為主流。

          “這幾年,一味靠打新或炒作題材股、ST股,追漲殺跌,頻繁交易,很難掙到錢。還是關注的績優股表現更好些。”有十多年“股齡”的投資者鐘陽說。

          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后,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顯效,引領定價機制、定價效率和投資理念展現新變化,破發和打新溢價并存現象將是常態。

          “‘打新不敗’本身就是一種制度套利,有部分資金長期在打新市場里套利,不創造價值。”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從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試點注冊制經驗看,破發已是常態。注冊制將倒逼中介機構提升定價能力,提升打新的風險防范意識。

          市場人士預計,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后,A股退市力度有望加大,不具備價值成長能力的企業將退出資本市場,“炒差”“炒殼”等非理性投資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

          華鑫證券分析師譚倩表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本質是將選擇權交給市場。隨著資本市場制度基礎不斷完善、IPO常態化,新上市企業的上市與定價,以及不滿足存續條件企業的退市等都將更加市場化與常態化。另有分析人士認為,退市力度加大將促進市場形成以企業價值為投資核心的理性投資文化。

          隨著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新上市公司數量有望增加,投資者可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資源將逐漸轉移到優質公司群體,使業績不佳的公司估值回歸理性,帶動中小盤股估值回到合理區間。

          堅持長期投資理念

          隨著注冊制改革全面推進,資本市場吸引長線資金能力將繼續增強。

          “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后,機構投資者和中長線資金將變得愈發重要。”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中長期資金能在較長周期內支持企業發展,有利于新興企業融資,進而促進產業升級。

          不少市場機構預計,2023年“長錢”入市規模將穩中有升。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預計,2023年偏股型基金發行規模將達6000億份至9000億份,李超表示,政策持續鼓勵銀行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新能源領域是側重點,信貸需求較強。

          在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望維持高增長的同時,居民端消費信貸和按揭貸款仍有釋放空間。林英奇表示,預計隨著房地產市場回暖和居民消費需求回升,零售端信貸需求將會在下半年出現明顯恢復。

          結構性貨幣政策持續發力

          展望下階段,專家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持續發力,突出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并保持穩定性,鞏固經濟運行回升勢頭。

          “當前寬信用政策延續,預計2023年貨幣政策工具將以結構性調控為主,側重定向引導、精準滴灌,新增信貸同比增速保持穩健。”李超說。林英奇預計,信貸結構與2022年相比會有所改善。

          從具體投向看,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預計,金融管理部門將維持政策性銀行較大的信貸額度,繼續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快基建重點項目落地。此外,可能會多渠道緩解房企經營壓力,滿足居民剛性與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在必要時,人民銀行可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信貸資金更多流向三農、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

          人民銀行日前表示,下一階段結構性貨幣政策將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繼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