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年內53家公司登陸北交所 “小巨人”占比近半
          • 2022年12月05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常春林認為,目前多數企業在北交所上市時選擇標準一和標準二,隨著北交所在準入層面更加包容,未來按照標準三和標準四申報的企業也將逐漸增多,如一些依靠研發驅動、具備更強技術能力的芯片半導體企業、生物醫藥企業。

          今年以來截至12月4日,53家公司登陸北交所,其中24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占比達45%。

          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北交所新上市公司質地優良,特別是盈利能力等方面較為出色。隨著更多優質公司選擇在北交所上市,將有助于把北交所打造成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北交所或成

          吸納“小巨人”主陣地

          目前,北交所四套并行的上市標準,兼顧了不同類型、不同特征企業,行業包容性強,涵蓋醫藥健康、信息技術、“雙碳”等新興行業企業。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往往融資需求較大,而北交所的上市標準相較于創業板、科創板略低,適合凈利潤在2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融資。

          常春林認為,目前多數企業在北交所上市時選擇標準一和標準二,隨著北交所在準入層面更加包容,未來按照標準三和標準四申報的企業也將逐漸增多,如一些依靠研發驅動、具備更強技術能力的芯片半導體企業、生物醫藥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仍有大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未上市,業內人士預計北交所將成為這些企業上市的“主陣地”。

          “北交所融資排隊時間較短,確定性較強。”諸海濱表示,北交所實施一體化“流程再造”,建立掛牌、上市直聯審核機制,更適合這些處于關鍵成長期的“小巨人”企業。

          “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未來北交所新上市企業中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常春林進一步表示。

          “目前我國產業鏈存在一些‘卡脖子’問題,而‘專精特新’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利器。通過與產業鏈各方協同創新,這些企業支撐產業鏈補鏈延鏈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成為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關鍵主體。”諸海濱表示,下一步應加大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力度,以改善其流動性和融資能力。建議優化相關信息披露,突出企業“專精特新”特色,鼓勵相關企業掛牌、上市。同時在融資政策上,給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再融資政策傾斜。

          明年是布局優質公司

          有利時機

          此前,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推動常態化發行上市,加快北交所高質量擴容。進一步提質增效,打造“預期更明、效率更高、包容更強”的上市服務品牌,讓北交所成為中小企業上市優選地、首選地。

          根據北交所網站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交所新股發行進入年終“沖刺期”,處于發行狀態的還有15家公司,加上現有的132家,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或達147家。

          從排隊企業來看,共有90家企業處于發行上市審核階段,包括2家已受理、59家已問詢、16家中止以及4家通過上市委會議、9家提交注冊。此外,截至10月底,北交所在審在輔企業合計429家,其中近八成獲得了國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或“專精特新”企業認定,31%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從排隊公司來看,諸海濱認為,“專精特新”等公司占比較高,因此2023年是投資者選擇北交所優質公司積極布局的有利時機,也會成為各家券商投行業務的豐年。

          在常春林看來,新三板-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逐漸形成了金字塔式、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健全了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全鏈條制度體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