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因環保調查停產收到問詢函 永興材料被追問影響幾何
          • 2022年12月02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王麗新 陳瀟

          提要:永興材料在公告中表示,鑒于目前尚無法確定碳酸鋰冶煉生產線恢復生產的具體時間,此次臨時停產對公司業績的具體影響尚無法預測。公司將持續關注本次臨時停產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1月30日晚間,永興材料公告稱,因停產事件收到深交所問詢函。深交所要求永興材料對三大事項進行核實說明,并在12月2日前報送深交所。

          據了解,此次臨時停產主要是因為永興材料全資子公司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興新能源”)。永興材料在公告中表示,江西省高安市在日常監測中發現錦江水源水質異常,永興新能源為配合環保調查,對碳酸鋰冶煉生產線予以臨時停產。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永興材料說明停產事件發生背景、具體原因、最新進展,并量化分析永興新能源臨時停產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具體影響,預計復產時間;公司為爭取復產已采取或擬采取的具體舉措,并在此基礎上說明公司股票是否觸及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9.8.1條第(五)款規定的應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如是,及時披露并充分提示風險。12月1日,《證券日報》記者多次致電永興材料董秘以及證代電話,但均無人接聽。

          陷入臨時停產風波

          永興新能源所在地為江西省宜豐縣,在水質異常的高安市西側,位于錦江下游。記者致電永興新能源所在的宜豐工業園管委會,管委會人員表示,對臨時停產并不知情。記者再次撥打永興新能源的招聘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據他了解是設備在檢修,并反問《證券日報》記者從哪得知了停產。

          11月29日,永興材料發布臨時停產公告。永興新能源制定了碳酸鋰冶煉生產線臨時停產期間工作方案,利用臨時停產的時間進行設備檢修等工作,以保證恢復生產時能充分高效地滿足各項生產要求,爭取把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建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鋰電新能源是永興材料的主導產業,永興新能源停產對短期業績比如說第四季度的影響是顯著的,對年度業績完成也會有拖累,具體情況還要看后續的復產時間來決定。”

          對企業影響幾何

          一直以來,江西宜春被冠有“亞洲鋰都”的稱號,坐擁全球最大鋰云母礦,2021年,宜春鋰鹽產量達8.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8.5%。而此次環保問題涉及到的高安市和宜豐縣均在宜春地區。

          “不止是高安、宜豐,上高都會被波及到。上高有領能、天成,宜豐有永興、江西鼎盛,在這個區域內的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除此之外,高安的鋰渣再利用企業,做出來的鹵水中間品是很多大廠的原料來源之一,一旦這塊被影響,一些云母廠家的原料也會有影響。”SMM上海有色網分析師馬睿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波及面如果很廣的話,對于云母供應的影響,毛估至少3000元/噸至4000元/噸之間。”

          數據顯示,受益于鋰礦漲價,今年前三季度,永興材料凈利潤高達42.71億元,業績同比增長675.97%。安信證券研報顯示,2022 年,永興材料前三季度碳酸鋰銷量為13770噸。其中,第三季度銷量為6390噸。

          2022年10月15日,永興新能源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投料測試等工作,實現了全面達產。目前來看,永興新能源已具有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這也就意味著停產一個月對產量的影響在2500噸左右。而根據12月1日SMM上海有色網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56.65萬元/噸,若停產一個月對永興材料的收入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馬睿表示,“目前,沒有人知道到底會停產多長時間?10天的停產可能都算保守了,目前我只能給到2周左右的預判。”

          永興材料在公告中表示,鑒于目前尚無法確定碳酸鋰冶煉生產線恢復生產的具體時間,此次臨時停產對公司業績的具體影響尚無法預測。公司將持續關注本次臨時停產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