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年內A股上市公司配股募資567.18億元 較去年全年增逾六成
          • 2022年08月26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邢萌

          提要:王維嘉則認為,配股是資本市場早期的一種再融資方式,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融資渠道也越來越豐富,可以匹配不同的融資需求。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蘇,資本市場持續回暖,配股熱度可能逐步下降。

          尤以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最為積極

          2022年以來,A股配股融資市場火熱,尤以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最為積極。

          8月24日晚,興業證券披露配股發行結果公告,配股有效認購數量為19.39億股,認購金額為100.84億元,認配率達96.53%。

          據Wind數據統計,以發行日為準,截至8月25日,年內7家上市公司成功實施配股,募資總額567.18億元,較去年全年大幅增長64.25%。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還有中信銀行等4家公司推進配股方案,若年內實施配股,今年A股配股募資總額有望破千億元,創下近12年來新高。

          券商配股募資額占比超九成

          “配股融資效率較高且價格相對可控,頗受現金流可控的券商、銀行大股東青睞?!蹦祥_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分析稱,一方面,配股能夠增加原有股東的交易籌碼,增加原有股東的預期收益;另一方面,配股融資能夠降低市盈率,提升流動性。此外,配股審批程序相對簡潔,操作手續相對簡單。

          今年已實施完成配股的公司主要是券商,待實施的則以銀行為首,金融機構成為絕對主力,頻現大手筆募資。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年內中信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財通證券4家券商合計配股募資523.67億元,占募資總額的92.33%。其中,中信證券以223.96億元的募資額居首,東方證券、興業證券也均超百億元。

          “注冊制下,券商通過配股進行募資的現象較為常見。相較于定增和債券融資,配股不僅能夠快速補血,也能保障股權結構穩定和增強核心競爭力,滿足資本金需求?!鄙忱淖稍兛偙O周明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注意到,今年呈現出配股價格折扣大、認配率高的特點。具體來看,從配股折價率(配股價格與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比值)來看,上述成功實施配股的7家公司平均值為29%,最高至64%;從認配率來看,7家公司的平均值為96%,最高接近98%。

          “在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會采取高折扣的方式進行配股,以提高原有股東參與度。但折扣越高,除權后的股價下調幅度越大,未參與配股的股東將承受更大的虧損。”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對記者分析稱。

          與此同時,除了上述已實施配股的7家外,還有4家公司正積極推進,預計最高募資額達484億元,其中中信銀行計劃配股募資不超400億元。若順利實施,將把年內配股募資總額推高至超1000億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高紀錄。

          金融企業對配股青睞有加

          長期以來,配股在再融資總額中所占比重并不大。除了金融機構對配股青睞有加外,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通常不會選擇配股融資。

          從最近三年情況來看,無論是參與配股的上市公司數量還是募資規模均較少,且呈逐年下降趨勢。Wind數據顯示,自2020年至2022年8月25日,實施配股的非金融機構的上市公司數量及占比分別為10個(59%)、2個(33%)、2個(29%),募資規模及占比分別為105.99億元(17%)、26.32億元(8%)、18.49億元(3%)。

          “配股往往會在較長時間中占用股東資金,而且可能帶來股價波動風險,部分股東在配股前會用腳投票或放棄配股。當前,不少產業大股東現金流相對嚴峻,而且對于股價波動的承壓力較弱,故而往往選擇其他多元融資渠道?!碧锢x分析稱,鑒于現在金融機構資本金補充的需要和部分上市公司融資的迫切性,預計下半年配股市場熱度將會持續。

          不過,王維嘉則認為,配股是資本市場早期的一種再融資方式,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融資渠道也越來越豐富,可以匹配不同的融資需求。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蘇,資本市場持續回暖,配股熱度可能逐步下降。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