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谷一個月內兩度被監管層責令改正 三度被問詢股東違規資金占用
- 2022年05月26日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姚倩
提要:生物谷控股股東違規資金占用影響很大,已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行為,同時嚴重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隱患。隨著監管層對該方面的重點監管,已經形成了市場威懾示范效應。
原標題:生物谷一個月內被三度問詢
一個月內,千金藤素概念股生物谷兩度遭監管“點名”,三度被問詢。5月24日晚,生物谷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控股股東深圳市金沙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沙江”)、實際控制人林艷和立案,其也成為北交所開市以來首個被立案調查的公司。除了兩度被監管層責令改正,生物谷還被“一月三問”,問題主要集中在控股股東資金占用、股權質押高企等。
據了解,生物谷實際控制人、股東林艷和質押生物谷股票21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84%,占其持有生物谷股份的100%。控股股東金沙江質押生物谷股票182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29%,占其持有生物谷股份的60.97%。上述股份均質押給金沙江第二大股東海國新動能,原因是海國新動能與林艷和簽訂協議,約定由林艷和受讓其持有的27.52%金沙江股權,為保證股權轉讓價款如期支付,要求林艷和及金沙江質押其持有的生物谷股權。對此,北交所要求生物谷說明林艷和受讓海國新動能持有金沙江27.52%股權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明股權轉讓協議的主要條款等。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谷控股股東違規資金占用影響很大,已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行為,同時嚴重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隱患。隨著監管層對該方面的重點監管,已經形成了市場威懾示范效應。
因具備生產千金藤素片的設備和技術條件,生物谷本月搭上千金藤素概念股,股價也經歷了階段性暴漲,不過2004年后,生物谷未再繼續生產千金藤素片。作為主要從事現代中藥研究、生產、銷售的高科技制藥企業,燈盞生脈膠囊和燈盞細辛注射液等燈盞花系列藥品才是生物谷的主導產品。
2022年4月,生物谷披露2021年年報,這也是該公司登陸北交所后發布的第一份年報,其實現營業收入5.66億元,同比增長25.45%;實現凈利潤8349萬元,同比增長11.41%。兩大主導產品為生物谷貢獻了近98%的營收,2021年,燈盞生脈膠囊實現營收3.71億元,燈盞細辛注射液實現營收1.82億元。
單品獨大讓生物谷的抗風險能力存疑。目前,集采在常態化、制度化基礎上提速擴面。今年4月,湖北省首批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執行,采購周期明確2年期限。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而中藥注射劑也是被重點監控的領域。作為中藥最初開始“現代化”的產物,中藥注射劑彌補了傳統中藥口服或其他給藥方式見效慢的缺點,但因回扣以及一些不良反應事件,這一市場近年來被重點監控。自2016年起,各省市衛健委陸續出臺重點監控目錄,將臨床用量大、安全性有待進一步驗證的中成藥納入。
回扣也是北交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北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要求生物谷說明公司及市場推廣商在市場推廣過程中是否存在商業賄賂行為,公司是否制定了防止商業賄賂的相關內部控制措施并有效執行。
目前,盡管整體業績增長,但生物谷的主導產品開始呈疲軟態勢。2021年,售出3.71億元的生物谷燈盞生脈膠囊毛利率下降1.03%。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行業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事件,國家對這方面的監管政策密集出臺,中藥注射劑企業轉型是必然的。
針對有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生物谷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生物谷在2021年年報中稱,公司將繼續重點打造燈盞生脈膠囊等優勢品種為拳頭產品,以帶動燈盞花系列產品的銷售增長,并加速拓展與專業銷售代理機構合作,探索慢病管理模式,布局高效賦能的數字化營銷體系等,以應對未來市場競爭的挑戰。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