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士利緊急停牌、股價暴漲98%,業內稱或被私有化、競購美素佳兒
- 2022年03月1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3月14日,雅士利國際在開盤交易一小時后突然宣布停牌,截至停牌前股價大漲97.93%至0.91港元/股。
3月14日,雅士利國際在開盤交易一小時后突然宣布停牌,截至停牌前股價大漲97.93%至0.91港元/股。
但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雅士利緊急停牌,或是由于將被蒙牛“私有化”,亦或是即將收購菲仕蘭旗下的“美素佳兒”。
記者分別向雅士利、菲仕蘭求證上述消息的真實性,雅士利回應記者,“以公告為準”;而菲仕蘭則給出“戰略復核期間,我們不對市場傳聞作任何回應。”
雅士利營收增速放緩,盈利下滑
此前,雅士利發布2021年盈利預警,2021年雅士利凈利潤同比增長10%-20%至1.11億元-1.21億元。但由于旗下多美滋經營狀況未達預期,在對多美滋進行不超3億元的一次性減值撥備后,2021年雅士利預計虧損不超1.89億元。
2014至2016年,雅士利營收凈利雙降,營業收入分別錄得35.54億元、27.62億元、22.03億元,同比下降8.65%、22.79%、20.22%;同期凈利潤分別錄得3.33億元、1.18億元、-3.20億元,同比下降24%、64.44%、370.78%。
2017年至2020年,雅士利凈利潤分別錄得-1.80億元、0.52億元、1.12億元、1.01億元,同比增長43.85%、129.07%、114.95%、-10.04%。
雅士利在2018、2019年業績連續增長兩年后,其在2020年的營收增長再次放緩,凈利潤實現1.01億元,同比下降10.04%。
實際上,作為蒙牛入股的奶粉品牌,近年來雅士利的盈利能力在國產品牌奶粉的包圍下令人擔憂。
2020年,君樂寶、澳優和飛鶴在營業收入上分別實現144.68億元、79.86億元、185.92億元,幾乎與雅士利同期營收拉開了超2倍的差距;而三者在凈利潤上分別錄得5.38億元、10.04億元、74.37億元,幾乎是同期雅士利凈利潤的5倍、10倍和70倍。
業績上的疲態也延伸至了資本市場。
從雅士利的股價走勢來看,2014年后,雅士利的股價呈現持續下跌之勢。期間雖然出現短暫反彈,但是一直在低位徘徊,雅士利股價雖出現短暫反彈,卻仍然在底部徘徊。
2022年3月11日,雅士利股價更是報0.42港元/股跌落谷底,距2013年股價最高位5.32港元/股,跌幅超90%。
業績低迷、股價走低,或許是雅士利將被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蒙牛、新希望、伊利、君樂寶等或參與“美素佳兒”第二輪競標
受疫情、國內奶粉配方注冊和新生人口縮減影響,乳業行業兼并重組加劇,強強聯合和報團取暖成為了度過“乳業寒冬”的方式之一。
此前有消息稱包括蒙牛、伊利、君樂寶、新希望、德泓資本等將對菲仕蘭旗下嬰幼兒營養品“美素佳兒”進行競標。
2月23日,菲仕蘭公布了2021年財報,菲仕蘭營收同比增長3.2%至115億歐元;其中,中國區銷售額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而菲仕蘭旗下的美素佳兒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50%。
2021年年底,荷蘭菲仕蘭集團官宣戰略評估美素佳兒業務后,外界紛紛傳言蒙牛報價20億美元決心競購美素佳兒。
而近年來,蒙牛也在加大力度布局奶粉業務。
2019年,攜手9年的蒙牛和君樂寶正式說了再見,蒙牛出售君樂寶51%的股權獲利近45億元,相較于2000年約4.7億元收購君樂寶相比,9年間賺了近9倍。
出售君樂寶后,蒙牛繼續布局旗下的奶粉業務,緊接著收購了澳洲的網紅奶粉品牌“貝拉米”,但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解讀為補全出售君樂寶的空白。
2020年,蒙牛旗下的雅士利推出包含瑞哺恩在內的多個奶粉品牌上市, 其中布局了以貝拉米+瑞普恩為主的高端奶粉品牌搶占市場。
相對于液態奶,奶粉業務在蒙牛的業務板塊中占比相對較低。根據蒙牛2020年財報數據,液態奶收入約677.51億元,占蒙牛總收入的89.1%;奶粉業務營收45.730億元,約占蒙牛總收入的6%;冰淇淋收入26.337億元,占總收入的3.5%。
2020年8月,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提出,“過去蒙牛在奶粉業務上吃了一些虧,近年來蒙牛的奶粉業務進行了戰略重組,包括收購貝拉米、重組雅士利,并提出在三年內要將奶粉業務做到業內前三。”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