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支付>正文內容
          • 支付領域互聯互通實現“破冰”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已成剛需
          • 2021年12月06日來源:北京日報

          提要:支付寶日前公布與中國銀聯互聯互通新進展: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已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兩個月前,騰訊也宣布,微信支付已與銀聯云閃付APP實現線下條碼互認互掃。

          支付機構間的層層壁壘正不斷被打破。支付寶日前公布與中國銀聯互聯互通新進展: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已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兩個月前,騰訊也宣布,微信支付已與銀聯云閃付APP實現線下條碼互認互掃。

          長期以來,消費者面臨必須下載對應支付APP、收銀臺擺放多個付款碼等情況的困擾。“隨著支付行業互聯互通逐漸推進,我國的支付編碼規則有望逐漸得到統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這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消費者支付體驗,節約社會資源,也便于更加集中、高效地進行監管,提高整個支付行業合規程度。

          銀行APP可掃支付寶收款碼

          “竟然可以用工商銀行APP掃支付寶的碼付款了!”多位市民近期有這樣的發現。支付寶方面介紹,支付寶與中國銀聯推動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等28家銀行和機構的開放合作,用戶可通過各銀行、云閃付及其他機構的APP掃描支付寶收款碼支付。

          無論是商場、餐廳還是便利店,收銀處擺放多個二維碼的現象屢見不鮮,消費者也普遍面臨下載多個支付APP的困擾。而對于店家來說,想要對賬、盤賬時,多個二維碼意味著要從每個平臺對賬然后提現。一家便利店老板對記者表示,有些平臺費率太高,到賬還不及時,但仍不得不擺放對應的付款碼。王蓬博認為,支付領域的封閉會逼迫商戶二選一甚至多選一。當競爭對手逐漸消失,服務價格和用戶成本就會逐漸升高。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已成剛需

          流量變現的巨大誘惑,用戶畫像的深度挖掘,清算合規的潛在風險……出于多種利益,各家互聯網企業及金融機構都對“支付業務”這塊蛋糕虎視眈眈,并力圖擴大市場份額。

          “平臺公司天然具備‘贏者通吃’屬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此前表示,這可能引發市場壟斷,降低創新效率。“國內部分平臺公司通過交叉補貼等方式搶占市場,獲得市場支配地位后實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競爭對手進入平臺、提供服務,二維碼支付業務僅支持集團內部相關APP掃碼支付等。”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也表示,部分支付機構使用低價傾銷、交叉補貼等不公平競爭方式搶占市場份額,壟斷用戶、流量和數據,限制其他機構競爭,“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自身創新,還會擾亂市場秩序、壓制產業創新,進而削弱我國電子支付整體領先優勢”。

          如今,支付機構之間的壁壘逐漸打破。9月30日,騰訊宣布,微信支付已與銀聯云閃付APP實現線下條碼的互認互掃,用戶可在省會城市通過云閃付APP掃描微信收款碼完成支付。微信小程序也逐步支持銀聯云閃付。

          應嚴禁排他歧視性協議

          “從線上的互聯互通拓展到線下場景,是一次飛躍性嘗試,但相關聚合支付收單機構可能要面臨更殘酷的市場環境。”王蓬博分析,支付機構想要擴大用戶池,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經營生態。

          不過,記者注意到,有消費者反饋稱銀行APP掃支付寶“不好使”。對此,支付寶方面回應,目前僅支持在支付寶側已開通商家服務收錢碼的商家進行支付,暫不支持個人收款碼。同時,支付寶仍不能掃其他銀行機構的收款碼實現支付。支付領域的全面互聯互通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真正的互聯互通,是所有支付機構、支付工具特別是大型平臺開放支付接口,真正面向所有支付機構、支付工具,嚴禁排他性、歧視性支付協議。

          “支付行業互聯互通,除了技術外,利益分配更是關鍵。”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互聯網巨頭經歷多年發展已構建出屬于自己的護城河,對于各方支付機構而言,均需重新思索在充分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下,如何憑借先進的技術水平與優質的服務來立足市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