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支付>正文內容
          • 騰訊云閃付全面互聯 與阿里互通還有多遠
          • 2021年11月18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巨頭支付互聯互通再迎新進展。11月16日晚,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微信小程序支付自助開通銀聯云閃付功能正式上線,商戶可以在微信支付商戶平臺開通“云閃付付款到商家”功能,這意味著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時,可以通過云閃付付款至已開通的商戶。

          巨頭支付互聯互通再迎新進展。11月16日晚,記者從騰訊方面獲悉,微信小程序支付自助開通銀聯云閃付功能正式上線,商戶可以在微信支付商戶平臺開通“云閃付付款到商家”功能,這意味著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時,可以通過云閃付付款至已開通的商戶。

          其實在這次全面互聯之前,微信小程序已經逐步支持云閃付支付,陸續開放商家接入。先后接入的小程序包括:騰訊視頻、微信讀書、貓眼、步步高、京東、瑞幸、俺來也云訂餐、奈雪的茶、多點、同程、考拉買菜等小程序的指定場景。

          對于騰訊系App的云閃付支持情況,記者進行了測試。以騰訊視頻為例,11月17日,記者親測發現,騰訊視頻暫時僅支持蘋果支付方式,對此,騰訊方面告訴記者,因為是蘋果手機所以暫時只支持蘋果支付,安卓手機中,可以在騰訊視頻App中通過“我的-VIP會員-月卡購買”使用云閃付支付。

          與此同時,騰訊動漫App也全面支持云閃付,成為繼騰訊視頻、微信讀書之后第3個搶先開啟互聯互通的騰訊系App。當用戶在App進行充值或付款時,可自行選擇微信支付或云閃付作為支付方式。

          在業內看來,騰訊與云閃付全面互聯,對于二者是一種共贏。正如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所說,“一方面利好云閃付,開拓了微信流量和小程序的場景。但從微信角度來講,象征意義更大,如果繼續互通需要拿出更大的誠意,畢竟從商業上來看,小程序和傳統的幾個大的電商平臺比還是有差距”。

          騰訊與云閃付互聯互通后,也意味著巨頭支付“破壁”再下一城,而外界對于另一大巨頭阿里的“破壁”呼聲也越來越高。

          不過,記者注意到,一直被業內關注的阿里、騰訊兩大巨頭互通遲遲未有進展。最近的一次還是今年9月底的消息,阿里宣布旗下餓了么、優酷等多個應用已接入微信支付,另外淘特、閑魚、盒馬等App也在等待微信審核。另據記者親測發現,包括美團、字節跳動、拼多多、滴滴、攜程等互聯網巨頭也均接入了其他支付方式。不過,仍有騰訊、百度等機構對阿里等部分支付渠道“設防”。

          對此,記者分別向騰訊和阿里方面采訪,但二者均未給出明確回應。而從市場現狀來看,二者互通仍存在一定難度。

          一方面是技術問題。正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指出,阿里和騰訊互聯互通存在技術上的銜接問題。兩者生態都非常龐大,需要對接的點非常多,涉及的是雙方相互介入對方業務生態的問題,其中需要考慮的安全責任問題、實際開放接口的安全問題都需要慢慢磨合。

          此外也要考慮流量和分潤。在王蓬博看來,二者互通的難點,主要還是兩大巨頭之間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比如如何分潤的問題、用戶流量的問題等等。而且兩大巨頭本來就和銀聯實際上有合作,接口對云閃付開放難度也不大,最主要的還是會擔心商業上受到很大影響。

          此外還涉及到用戶層面,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告訴記者,阿里騰訊互聯互通進展緩慢,除了二者涉及的商業生態極其龐大,以及巨頭之間的商業利益有待協調外,還牽扯到用戶等方面的難度。

          但互通是大趨勢,巨頭間支付“破壁”只是時間問題。針對互聯互通后續走向,盤和林預測道,“騰訊、阿里兩者最終一定會實現相互開放。互聯互通一方面開放了自身生態,從封閉走向開放,未來兩家都要探索開放生態下的盈利模式,另外,開放生態更加有利于兩大平臺服務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盤和林進一步補充說,在騰訊、阿里互聯互通之后,也有人擔憂是否會形成新的閉環。對此,他建議,一是要給予時間,讓巨頭之間相互磨合,第二則是要對等開放,巨頭之間的開放,是全生態開放模式,而非一對一的相互打通。

          蘇筱芮則稱,預計后續各大巨頭支付互聯互通的進程,將伴隨著經驗的提煉總結與技術的逐步成熟而加快步伐。一方面巨頭生態開始出現來自外部的支付方式,對于打破支付壟斷、促進支付市場競爭而言是一種進步的標志,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巨頭自有生態圈內的用戶將基于自身偏好擁有更多支付選擇權,進而倒逼各類支付主體做好支付體驗,深耕用戶精細化運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