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生產監督迎來新規 明年3月1日起施行
- 2025年09月19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如何推進符合中藥特點的生產監管體系建設?從具體條款看,《規定》強調中藥材質量評估,加強供應商審核,有序推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引導中藥企業將質量管理體系延伸到中藥材生產全過程,減少中藥材供應中間環節。
國家藥監局近日公布《中藥生產監督管理專門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司監管一處處長劉春介紹,《規定》的實施將為嚴格把關源頭質量、加強中藥生產全過程控制、提升中藥質量、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新質生產力發揮積極作用。
“《規定》是在《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及其相關附錄基礎上,根據中藥生產特點制定的專門要求,是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藥生產及其監督管理的補充。”劉春介紹,《規定》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體現中藥生產特點,立足中藥生產實際,綜合既有監管經驗,突出強調從中藥材基原管控、規范生產,直到藥品出廠放行、上市后監測評價和風險控制等全鏈條、全環節和全過程質量控制。同時,聚焦影響中藥生產和質量的源頭問題、關鍵環節,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著眼中藥材規范化發展,鼓勵中藥生產加快改造升級,推進數智化轉型。
如何推進符合中藥特點的生產監管體系建設?從具體條款看,《規定》強調中藥材質量評估,加強供應商審核,有序推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引導中藥企業將質量管理體系延伸到中藥材生產全過程,減少中藥材供應中間環節。加強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優化工藝驗證規定,明確均一化處理和提取浸膏偏差控制要求,強化中藥委托、受托生產及恢復生產的研究驗證及其監督管理,嚴格中藥注射劑生產監管,監督企業保證中藥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將推動藥品行業向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部分中藥企業已在生產改造升級、降本增效方面積累經驗,奠定品牌建設基礎。
劉春說,《規定》明確鼓勵企業將質量管理體系延伸到中藥材生產全過程,運用現代科技加快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有序建立關鍵環節的可視化視頻監控,探索應用在線檢驗和監測,逐步采用信息化實時記錄替代傳統紙質記錄,促進中藥數智化轉型;同時,持續強化原料質量審核,加強過程控制,嚴格質量管理,引導和督促企業在保證質量基礎上,推動生產改造升級,提升中藥質量,打造更好的中藥品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