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密集調研醫藥上市公司
- 2025年01月0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2024年全年機構累計調研逾420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相較于2023年數量有所增長。從細分領域看,創新藥械、中藥等賽道頗受機構關注。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醫藥板塊經歷較長時間的調整,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展望2025年,在政策的推動下,醫藥產業將加快發展,板塊估值有望迎來修復,看好創新藥產業鏈發展前景和藥械出海,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機構累計調研逾420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相較于2023年數量有所增長。從細分領域看,創新藥械、中藥等賽道頗受機構關注。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醫藥板塊經歷較長時間的調整,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展望2025年,在政策的推動下,醫藥產業將加快發展,板塊估值有望迎來修復,看好創新藥產業鏈發展前景和藥械出海,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研發進展受關注
根據Wind數據,在2024年接受機構調研頻次前十位的醫藥生物公司中,邁瑞醫療、聯影醫療分別處于第一、第二位,均屬于醫療器械板塊,分別接受機構調研1490家次、876家次;邁威生物、榮昌生物等創新藥企業接受機構調研頻次居前,均超過600家次。
2024年12月,Wind數據顯示,超70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萬東醫療獲機構關注度最高,接受機構調研114家次;益方生物、老百姓分居第二、第三位,接受機構調研頻次分別為110家次、77家次;東北制藥、吉貝爾、新里程緊隨其后,接受機構調研均在60家次以上。
2024年12月31日,萬東醫療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機構關注公司AI應用、海外市場布局、業績增長等情況。萬東醫療表示,公司深耕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打造“AI慢病管理智慧128層CT平臺”,一次掃描可出具多份查檢報告,可針對肺結節、骨質疏松、冠心病等多項疾病進行精準診斷。同時,WDL AI高速中央處理系統及獨特的搭載WDL算法的芯片是萬東醫療自主研發的成果。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不少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研發進展、研發規劃等情況受到機構關注。益方生物在2024年12月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臨床前在研管線聚焦于抗腫瘤和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公司產品管線包含兩款對外授權的上市產品、兩款處于Ⅱ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以及多個臨床前在研項目。具體看,格索雷塞片(商品名稱:安方寧)已于2024年11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適用于至少接受過一種系統性治療的KRAS G12C突變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云南白藥近日披露的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顯示,研發布局方面,公司充分發揮中央研究院的中樞協調功能,整合、協調跨區域研發資源,依托下設的四大研發中心,保障研發工作順利推進。其中,昆明中心以云南省藥物研究所為科研平臺,發揮中藥研發優勢;以北京大學—云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作為平臺,探索校企合作研發創新模式;上海中心提升產品創新開發能力,培育新興業務;無錫中心結合市場需求孵化技術領先的醫療器械產品。
提升國際化水平
伴隨研發實力增強,多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透露了出海規劃。
澤璟制藥在近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美國子公司GENSUN定位為新藥研發中心,澤璟制藥和子公司GENSUN建立了研發腫瘤免疫治療抗體藥物的技術平臺。抗體藥物技術平臺的建設和研發項目的推進,有利于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提升公司國際化研發水平。
“根據公司2024年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2025年外銷收入增速目標相比2023年增長200%至400%。2024年1月至9月,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長47%。”科興制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持續深耕海外市場,聚焦高附加值生物藥品,在70余個國家和地區持續推進注冊進程,并完成了14款產品的引進。
萬邦德在2024年12月發布的投資者活動記錄表顯示,針對南非市場,公司持續推進“引進來,走出去”的協同發展戰略,2016年收購了南非特邁克公司和愛力特公司,與南非醫療企業開展深入合作;2024年,設立浙江萬邦德工貿有限公司,搭建貿易橋梁,把藥品和醫療器械出口到海外,整合資源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針對美國市場,萬邦德于2021年成立美國子公司,開展藥品研發與注冊工作,穩扎穩打推進海外業務。
行業發展勢頭向好
西南證券表示,回顧2024年,國產新藥海外授權百花齊放。目前,多款國產創新藥正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和黃醫藥的賽沃替尼、迪哲醫藥的舒沃替尼、海思科的環泊酚等品種有望在海外市場取得重要進展。
“創新藥出海模式多元化,彰顯國內醫藥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具體看,國產創新藥出海模式可細分為自建團隊、NewCo(成立新公司)、海外授權以及兼并收購。從市場方面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報告,全球醫藥市場規模整體呈現增長趨勢,2023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達到14723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0694億美元。”東吳證券稱。
專家表示,醫藥板塊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調整,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展望2025年,醫藥產業發展勢頭向好,板塊估值有望迎來修復。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