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中醫藥“牽手”餐飲,跨界“圈粉”年輕人
          • 2024年11月22日來源:人民日報

          提要:“無論是藥膳還是中藥飲品,需要站在市場和消費兩個角度做好研發和推廣?!焙R峰說,“‘中醫藥+餐飲’并不是簡單地將中醫藥加入飲品或食品,中藥材量的控制、口味的把控,包括色香味形等,都需要專業人才進行把關?!?/p>

          養生茶飲、藥膳糕點、中藥面包……如今,越來越多的中醫藥養生產品走出藥房,走向市場。

          餐飲和傳統中醫藥的融合越來越深入,許多老字號中藥店、中醫院推出了中藥茶飲和食品。北京白塔寺藥店順應節氣將枇杷和梨汁融入咖啡之中,推出枇梨杷啦拿鐵;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出黃芪養生包等中藥面包;一些餐廳根據顧客不同體質和需求,制作當歸羊肉湯、枸杞燉雞等藥膳……

          “‘中醫藥+餐飲’的創新融合掀起了新潮流,中藥面包、中藥冰淇淋、中藥咖啡等產品吸引了很多消費者,體現了當前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這股潮流也帶動了更多人了解中醫藥知識和養生理念。”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說。

          “過去我們認為藥膳的消費群體以中老年為主,但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消費者群體具有年輕化特征,95后到00后的年輕人消費增速明顯?!眹抑惺脚胝{高級技師、藥膳師胡賀峰說。

          中醫藥茶飲吸引年輕人關注

          秋燥潤肺飲、平肝清輕飲、補養參麥飲……拿出手機,進入浙江省中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小程序,眾多中醫藥飲品便映入眼簾。選擇相應商品,再填寫一份問卷,待系統確認購買者體質適配后點擊下單,相關飲品便會配送到家。

          倒杯開水,沖泡一會兒,泛起陣陣清香?!皠傞_始覺得新鮮,網絡下單也很方便?!痹谡憬贾菀患一ヂ摼W企業工作的丁婷,今年26歲,她最近下單了10帖補養參麥飲,算下來一帖只需要4元?!昂绕饋砜诟羞€不錯,相比商場里的網紅中藥飲品,來自專業醫院的產品感覺更可靠。”丁婷說。

          今年5月,浙江省中醫院推出僅售1.91元的烏梅湯,其在互聯網醫院上線后,24小時下單超115萬帖,最高一天突破1000萬帖?!跋聠握咧?0歲—35歲的年輕人超過了80%?!闭憬≈嗅t院互聯網醫院辦公室主任葉文怡說。

          不同于酸梅湯飲料,烏梅湯是中藥代茶飲,由烏梅、山楂、陳皮、甘草等藥材組成,具有生津止渴、行氣開胃的功效?!拔覀冊趥鹘y烏梅湯配方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需求、時令節氣以及飲食特點,進行傳承創新和優化升級?!闭憬≈嗅t院中醫內科主任夏永良說。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關注自身健康,對中醫養生也熱情高漲。我們研發中藥代茶飲時,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浙江省中醫院院長高祥福說,推動中醫藥產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需要中醫藥養生產品更加符合年輕人的需求,讓中醫藥變得好用、好喝、方便。

          藥食同源文化源遠流長,相關管理規范逐步完善

          我國藥食同源文化源遠流長?!饵S帝內經》中提到:“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睎|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中“當歸生姜羊肉湯”,既是中藥方劑,也是流傳至今的藥膳。

          “食物本身帶有‘療’和‘養’兩種功能,‘中醫藥+餐飲’的創新是對傳統藥食同源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睆垥x說,在日常生活中,中藥與食材的結合很常見,比如家庭燉雞、燉肉時常會加入肉桂、豆蔻等。

          目前,我國對可以添加到食品中的中藥材有明確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明確了藥食同源物質的動態調整和管理規范,要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維護公眾健康為宗旨,遵循依法、科學、公開的原則制定食藥物質目錄并適時更新。

          截至2023年11月,食藥物質目錄中的中藥材已達102種,如丁香、山藥、山楂、枸杞、決明子等。

          “中藥本身有藥性,講究對癥下藥,在飲品和食物里加中藥材能起到養生滋補的作用嗎?”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對此表示疑慮。

          在胡賀峰看來,食物的寒熱溫涼屬性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普通的飲食都具有一定的功效。比如常見的綠豆湯或綠豆粥,實際上就是一個典型的藥膳方,可以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還有一些生津潤喉的茶飲,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嗓子不適的癥狀。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藥餐飲創新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養生功效,但不能過分夸大?!北本┲嗅t藥大學人文學院法律系教授鄧勇認為,中藥的功效與藥材本身的質量、藥物配比、炮制手法等因素密切相關,而中醫藥餐飲創新產品中的中藥材含量相對較少,且制作工藝與傳統中藥有所不同,其功效相對較弱。不僅如此,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中藥的反應也會有差異,不能期望通過食用這些產品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開展藥膳服務,進一步傳播中醫藥文化

          “特色藥膳石斛面一碗,來咯……”傍晚,市民李鋒來到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鳶都杏林食養廚房,落座下單。特色藥膳石斛面口感清淡,養胃健脾;青汁刮油水以荷葉、苦蕎等作為原料,控油減脂。一頓中醫藥膳簡餐,花費22元,作為店里的??停钿h吃得很滿足。

          近年來,“中醫藥+餐飲”日漸成為熱潮。截至目前,山東省共有13萬余家中醫養生相關企業,約200家中醫藥膳餐廳。

          為指導藥膳產業科學發展,山東省出臺《山東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深入挖掘齊魯藥膳傳統文化,結合山東道地藥材優勢和地方特色飲食習慣,推動藥膳養生進家庭、進社區、進醫療康養機構。山東省內100多家縣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營養餐廳開展藥膳服務,占比近八成。

          推動“中醫藥+餐飲”更好地融合創新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促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市場規范監管、加強中醫藥文化推廣等方面缺一不可。

          為增強藥膳產業人才儲備,自2020年始,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連續4年舉辦山東省藥膳大賽。賽事組委會還邀請200余名市民參與賽事評比,品嘗現場新鮮出爐的藥膳美食,向他們科普中醫藥膳的功效,吸引更多市民在生活中嘗試中醫藥膳飲食。

          “我們將持續推進‘百味千膳進萬家’工程,通過選擇易于掌握、藥食同源的中藥材,結合地方菜系、特色小吃和居民體質特點,推出食材易得、簡便易學的養生藥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產業發展處處長王萱說。

          “無論是藥膳還是中藥飲品,需要站在市場和消費兩個角度做好研發和推廣。”胡賀峰說,“‘中醫藥+餐飲’并不是簡單地將中醫藥加入飲品或食品,中藥材量的控制、口味的把控,包括色香味形等,都需要專業人才進行把關。”

          “做好中醫藥文化的宣傳闡釋也很重要,要讓消費者了解食物寒熱溫涼的性質以及自身體質,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睆垥x說,這樣才能讓中醫養生的文化和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讓“中醫藥+餐飲”更加可持續地發展。

          (韓炎瑾、陳巖明參與采寫)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