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支持全鏈條發展 創新藥企業迎收獲期
- 2024年07月3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此前,北京、廣州、珠海已出臺全鏈條支持醫藥高質量發展措施。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各地陸續推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覆蓋研發、轉化、準入、生產、使用、支付等環節,推動產業由跟隨式、模仿式、引進式創新轉向源頭創新。研發實力較強,產品管線布局豐富的企業值得關注。
7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圍繞研發、臨床、審評審批、應用推廣、產業化落地、投融資等關鍵環節,堅持全鏈條創新、全鏈條改革、全鏈條賦能。
此前,北京、廣州、珠海已出臺全鏈條支持醫藥高質量發展措施。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各地陸續推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覆蓋研發、轉化、準入、生產、使用、支付等環節,推動產業由跟隨式、模仿式、引進式創新轉向源頭創新。研發實力較強,產品管線布局豐富的企業值得關注。
鼓勵原始創新
《若干意見》提出,加大對創新藥械研發的支持,鼓勵企業開展原始創新,大力培育重磅產品。前瞻布局基因與細胞治療、mRNA、合成生物、再生醫學等前沿賽道,支持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藥物研發,提供更多智能化應用場景。
在進一步放大臨床資源優勢方面,持續增設研究型床位,建設功能完備、集約共享的研究型病房。完善臨床成果作價入股等轉化機制,優化成果評價和團隊激勵機制。引導保險機構加強對臨床試驗和產品創新的風險補償,完善風險共擔機制。
縮短產品研發和上市周期。推動實施國家注冊審評審批改革試點,實現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審評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加快第二類醫療器械審評,將審評平均時限壓縮至40個工作日以內。
在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方面,推動更多“新優藥械”入院入醫保,確保上海市醫療機構“應配盡配”。加大創新產品醫保支付力度,對相關診療項目實行醫保預算單列支付、在DRG/DIP即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病種分值改革中單獨支付。大力支持上海市創新藥械國際化發展。
為進一步完善全要素支撐體系,《若干意見》提出,強化投融資支持,發揮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新轉化基金等作用,加強戰略紓困解困。鼓勵企業風險投資,設立產業并購基金,支持企業并購重組、做大做強。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隊列研究數據開放共享,打造高質量語料庫和行業數據集,推動行業數據依法合規交易、跨境安全流動。
新藥加快落地
政策支持創新藥全鏈條發展,涉及研發、審評審批、準入、支付、投融資等環節。
7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發展創新藥關系醫藥產業發展,關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等政策,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核機制,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要調動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強化新藥創制基礎研究,夯實我國創新藥發展根基。
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創新藥產業加速發展。2023年,我國批準上市創新藥(化藥及治療用生物制品,未納入中藥和其他生物制品)數量為35個。西南證券認為,2024年,國產創新藥將加速落地,超30個品種有望獲批上市。創新藥上市公司將步入密集收獲期。
多家企業的產品進入放量期。在伏美替尼銷售超預期的助力下,一季度艾力斯實現營業收入7.43億元,同比增長168.6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6億元,同比增長777.51%。
海思科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99.8%至119.78%。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海思科表示,在環泊酚等產品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20%。
機構認為,大品種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國產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類產品減重適應癥即將步入收獲期。截至2024年6月底,GLP-1類創新藥減重適應癥國內已有2款藥物獲批上市、2款藥物申報上市、6款藥物處于3期臨床階段。
國際化提速
國產新藥出海值得期待。7月26日,基石藥業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準舒格利單抗聯合含鉑化療用于無EGFR敏感突變,或無ALK,ROS1,RET基因組腫瘤變異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
6月22日,和黃醫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呋喹替尼取得歐盟委員會批準,用于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這是呋喹替尼2023年11月在美國上市后再次取得重大進展。
同時,國內新藥創制水平不斷提升,國產創新藥的國際認可度穩步上升,海外授權金額持續攀升。截至目前,海外授權交易金額超過5億美元的項目有30多個。其中,百利天恒的BL-B01D1、康方生物的AK112、榮昌生物的緯迪西妥單抗等項目超20億美元。
西南證券認為,創新藥出海的邏輯包括三點:中美醫療支付能力差距顯著,海外市場空間巨大;創新藥在國際市場的售價通常更高;首付款快速回籠,有利于加速推進海外臨床試驗。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