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真火”還是“虛火” 多個品類中藥材價格大漲
          • 2024年07月01日來源:上海證券報

          提要:記者了解到,中藥材在經歷了去年一輪大面積漲價后,今年以來,部分品種又開始了新一輪漲價。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供給端仍存在規模化不足、野生資源枯竭、質量控制缺乏等問題,部分中藥材價格仍處在上漲通道中。另外,行業外“熱錢”涌入,對部分品種囤積居奇、大肆炒作,進一步放大價格波動幅度。業內認為,要解決中藥材供應緊張問題,仍待多方合力。

          “6月本是淡季,但現在有很多中藥品種漲價,香辛料品類價格漲得最厲害,胡椒、草豆蔻、桂圓肉等香料的價格也在迅速上漲。”近日,某上市中藥企業市場部負責人朱經理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記者了解到,中藥材在經歷了去年一輪大面積漲價后,今年以來,部分品種又開始了新一輪漲價。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供給端仍存在規模化不足、野生資源枯竭、質量控制缺乏等問題,部分中藥材價格仍處在上漲通道中。另外,行業外“熱錢”涌入,對部分品種囤積居奇、大肆炒作,進一步放大價格波動幅度。業內認為,要解決中藥材供應緊張問題,仍待多方合力。

          明星藥材“漲聲”不停

          以漲勢兇猛的香辛料胡椒為例,據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網,2024年1月至6月,其月指數已從646.66一度飆漲至1374.18;近期雖有小幅下滑,但截至6月28日,胡椒(日)指數仍高達1175.18。

          記者采訪了解到,本輪黑胡椒價格大漲,主要系越南產區減產、美元匯率浮動、資本進入等因素所致。

          白術、天然牛黃等也是價格飆升的“明星藥材”,甚至頻頻登上“熱搜”。

          中醫藥全產業信息服務媒體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在安徽亳州藥市,白術的價格自2023年1月起開啟上漲,至今年6月28日,白術平均價格由28元/公斤,上漲至最新參考價格160元/公斤至175元/公斤。在河北安國藥市,其價格走勢與亳州藥市相近。

          天然牛黃價格也自2023年以來一路上漲。以安國藥市價格為例,2023年1月,天然膽黃(天然牛黃的一種)價格為57萬元/公斤,而截至今年6月28日的最新價格為140萬元/公斤。

          北京市朝陽區某藥房的執業醫師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不少中藥材價格上漲,藥房經營的中藥飲片價格不得不隨之進行調整。如果顧客藥方內的多個藥品在短期內都出現價格變化,通常每隔10天或兩周抓藥的顧客就會抱怨“怎么又漲價了”。

          安徽亳州藥商李先生給記者舉例,僅以7天內(6月22日至28日)的藥價變動來看,急性子漲幅已超75%,草豆蔻、天麻的漲幅分別達到45%、30%左右。部分藥材的價格變動是很明顯的。

          中藥材處在中藥產業鏈上游,其價格波動對中醫藥全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伴隨其成本上升,漲價已傳導至患者、藥店、中醫院、中藥企業。部分中成藥也是屢屢上調價格。

          近日,同仁堂品牌官網顯示,港版1粒裝安宮牛黃丸價格調整為1280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189元),6粒裝安宮牛黃丸價格為7680港元(折合人民幣約7133元),每粒規格為3克。此前,每粒港版安宮牛黃丸售價為1060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85元),一粒價格漲幅超過20%。

          中藥材價格為何頻繁上漲

          “純天然的原料供給不足,當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朱經理對記者介紹,例如作為安宮牛黃類產品的核心原料,天然牛黃和天然麝香的市場供應量每年僅能滿足市場10%至15%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安宮牛黃丸漲幅較為明顯的原因之一,是其牛黃含量占比遠高于其他牛黃類藥品。此外,安宮牛黃丸的其他原料藥材,例如天然麝香、黃連等名貴中藥材價格維持在高位,珍珠、黃芩、朱砂等的價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漲。

          植物類中藥材亦然。“今年漲價的也有不少是小眾品種,本身市場用量不大,存得也不多,所以一旦主產區受災,那就麻煩了。”李先生舉例說,例如國內胡椒、八角茴香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云南等南方地區,今年南方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使得供給短期出現缺口,導致價格上漲;桂圓肉漲價也是如此。

          “不少中藥材品種仍需要由野生資源供應,即便突破技術瓶頸,不少品種家養規模仍處于小范圍試點階段,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家養成本也居高不下。”某上市中藥企業藥材經銷商王先生透露。

          “今年有一些‘熱錢’涌入,市場有不少閑置資金在炒作,大部分是外行人。”王先生告訴記者,熱錢的涌入導致部分藥材頻繁換手,頻繁漲價。甚至存在部分商家在互聯網平臺公開發布“水分較大”的藥材產量及行情信息,進一步推高了相關品種的價格。

          解決供需緊張有待全產業鏈發力

          為應對中藥材漲價,部分中成藥企業作出回應,采取相關措施應對中藥材價格上漲。

          佛慈制藥于2024年3月公告稱,鑒于原材料以及生產成本上漲等原因,經研究決定,自2024年3月11日起對主營中成藥產品的出廠價進行調整,平均提價幅度為9%。信邦制藥則在互動平臺回應稱,部分中藥材價格上漲,對公司成本有一定影響,對于使用量比較大的中藥材品種,公司之前根據市場行情進行了一定的戰略儲備,中藥材價格上漲對公司業績影響目前整體可控。

          此外,信邦制藥、紅日藥業、香雪制藥等中成藥企業表示,將加強中藥材招標管理,持續開展中藥材品種調研和行情跟蹤,把控采購節點,推進中藥材成本優化工作,最大可能減少和規避中藥材價格波動對公司業務的影響。

          多位受訪人士判斷,中藥材價格的漲勢仍將持續。除漲價外,如何應對供應緊張,是中藥產業鏈下游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云南白藥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三七是公司最主要的藥材資源之一。2020年上線后不斷迭代升級的云南白藥數字三七產業平臺,覆蓋良種選育、科研種植、生產、第三方檢測、現代倉儲、精確配送、數字交流洽談、電子交易服務各環節,形成完整、可溯源的產業閉環回路,實現上下游產業聯動,成為“三七問題”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和領跑者。

          多家企業積極進行科研攻關,在合成生物等細分賽道發力,助力上游中藥材稀缺問題早日解決。“例如人工牛黃和人工麝香的科研和開發已開展了幾十年時間,技術日益成熟。”上述企業市場部負責人認為,人工牛黃、人工麝香等人工培育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天然原料供應不足造成的市場空白。

          專家認為,相關部門應建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訂單農業等方式穩定生產,減少中間環節,保障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推動中藥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