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高瓴資本減持凱萊英套現超6億元 CXO行業資本狂歡走到十字路口
          • 2021年08月19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在國家鼓勵醫藥創新的背景下,CXO(醫藥外包)行業站上風口。不過時至今日,在CXO行業多家上市公司股價翻倍式增長背后,資本對于繼續持有還是離開,產生了分歧。

          在國家鼓勵醫藥創新的背景下,CXO(醫藥外包)行業站上風口。不過時至今日,在CXO行業多家上市公司股價翻倍式增長背后,資本對于繼續持有還是離開,產生了分歧。

          8月16日,凱萊英交出了2021年上半年成績單,數據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不過,公司當日股價卻遭遇跌停,8月18日,股價再度下跌1.14%。上演這一幕大戲的導火索之一,是在2020年10月份通過定增獲得凱萊英股份的高瓴資本,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幅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

          對于此事,記者致電凱萊英董秘辦,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不對股東減持行為進行評論。

          值得一提的是,CXO行業龍頭企業泰格醫藥、藥明康德等也在年內發布股東減持公告。這是否意味著資本對風口之上的CXO行業態度生變?

          8月16日,凱萊英交出了2021年上半年成績單。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39.04%;第二季度實現收入9.83億元,同比增長24.66%,環比增長26.48%。

          在業內人士看來,CXO行業前景依然值得看好。由于大型制藥企業外包比例提升、中小型制藥公司需求不斷增長,全球醫藥研發生產服務行業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根據2021年6月份最新的Frost&Sullivan報告預測,全球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將由2021年的2241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312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6.9%。中國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將由2021年的298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55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13.1%。

          但在CXO企業業績整體向好的背后,行業發展隱憂也逐漸顯現。

          7月初,《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發布,業界認為,政策對抗腫瘤藥物研發在資金投入和臨床設計上的要求均高于以前,將大大遏制偽創新、微創新和無效創新。與此同時,6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并發布《抗腫瘤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管理指標(2021年版)》;7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規范開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同日,廣東省藥學會發布《廣東省醫療機構抗腫瘤藥物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其中78個知名抗腫瘤藥物被列入限制使用名單。

          一位不愿具名的創新藥企人士對記者表示,政策一旦落地,將對創新藥的研發和商業化產生影響,而這也將影響資本涌入創新藥賽道的熱情。“一旦資本對創新藥熱情降低,也將間接影響CXO行業的訂單。”

          不過,針對此事,上述凱萊英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上述政策變化不會對行業龍頭產生影響。”

          今年以來,CXO行業的資本狂歡能否持續引發投資者關注,而來自龍頭企業的重要股東減持刺痛了市場敏感的神經。其中,A股+H股上市的藥明康德在7月份連續發布股東減持計劃,引發市場關注。此外,泰格醫藥于今年5月份發布關于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股份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ZHUAN YIN計劃自2021年5月24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57.4萬股。

          而高瓴資本對凱萊英的減持更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據了解,高瓴資本此前通過定增進入凱萊英,以227元/股的發行價格獲得上市公司440.53萬股,獲配金額約10億元。但凱萊英2021年半年報顯示,高瓴資本在今年二季度減持上市公司約220.26萬股,大幅減倉近一半,截至報告期末,其持有的普通股數量約為220.27萬股,持股比例0.91%。4月份以來,凱萊英的股價最低為275.5元/股,這意味著上述減持涉及金額超6億元。

          未來,CXO行業將如何發展?行業估值是否會持續調整?本報將持續關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