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誠醫藥:逆天凈利神話恐破滅 客戶羸弱交易真實性存疑
- 2021年08月04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百誠醫藥是一家以CRO(臨床合同研究組織)為主的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臨床前藥學研究、臨床服務及自主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業務,公司曾于2016年5月掛牌新三板,后于2017年12月終止掛牌。
百誠醫藥是一家以CRO(臨床合同研究組織)為主的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臨床前藥學研究、臨床服務及自主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業務,公司曾于2016年5月掛牌新三板,后于2017年12月終止掛牌。
近3年后,百誠醫藥提交了向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并獲得了創業板上市委的同意,目前正待向證監會提交注冊申請。與從新三板退市前的微盈利相比,百誠醫藥表現出了較高的成長性,2016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381萬元、310萬元,2020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07億元、5719萬元,5年時間幾乎增長了近10倍。
2018年至2020年,百誠醫藥營業收入為8212萬元、1.56億元及2.07億元,年復合增長58.86%,凈利潤分別為1147萬元、4502萬元及5719萬元。
尤其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沖擊下,以現場服務為主的CRO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公司的高成長格外亮眼。細究招股書(上會稿),百誠醫藥營收的高成長,有受益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快速推進的因素,亦有自主研發技術成功轉化業務異軍突出的神奇,此外公司部分客戶實力羸弱,其交易真實性存疑;而利潤的高增長,不僅能看到人工成本控制的影子,還能看到其他收益的臨門神助……種種跡象表明,公司所呈現的高成長存在人為的痕跡。
凈利率神話背后
2020年,百誠醫藥的凈利率為27.60%,在所有CRO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列。
其中,人工成本的節省跡象明顯。截至2020年年底,百誠醫藥員工人數為511人,當年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6714萬元,人均工資的現金支出大約是13萬元。
這遠遠落后于同行競爭對手。同樣總部在杭州的泰格醫藥(168.650, 10.82, 6.86%)(300347.SZ),截至2020年年底員工人數為6032人,當年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2.7億元,人均工資的現金支出大約為21萬元。
同期,行業龍頭藥明康德(158.880, 6.08, 3.98%)(維權)(603259.SH)員工數量大約為2.64萬人,當年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薪水為50.21億元,人均年薪現金支出為19萬元。
據招股書(注冊稿),2018年至2020年,百誠醫藥人員年薪分別為12.7萬元、14.9萬元及16.1萬元,同期泰格醫藥分別為22.2萬元、24.4萬元及23.5萬元,藥明康德分別為15.8萬元、20.7萬元及20.4萬元。不僅如此,在百誠醫藥列舉的6個競爭對手中,公司的人均年薪僅比博濟藥業(300404.SZ)稍高,而博濟藥業2020年實現營收2.6億元、凈利潤1699萬元,在上述6家上市公司中排位墊底。
綜合看,百誠醫藥人均年薪遠低于同行主要競爭對手,公司難逃通過壓縮費用美化利潤的嫌疑。
百誠醫藥高凈利神話的背后,極低的銷售費用率也貢獻不少。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8212萬元、1.56億元及2.07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為318萬元、379萬元及194萬元。
尤其是在2020年,收入快速增長,銷售費用卻出現下降,百誠醫藥在可比對象中是唯一出現銷售費用下降的公司,公司當年銷售費用率為0.94%,這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3.98%,比行業最低的康龍化成(219.970, 12.74, 6.15%)(300759.SZ)的1.8%還要低。
報告期,百誠醫藥的銷售人員數量分別為5人、4人及5人,與公司規模差不多的博濟藥業銷售人員數量分別為31人、39人及44人。
陽光諾和(77.780, 1.51, 1.98%)(688621.SH)是百誠醫藥的直接競爭對手,均以仿制藥一致評價業務為戰略方向,該公司剛剛在科創板上市,2020年實現營收3.47億元,實現凈利潤7246萬元,凈利率21%。據陽光諾和招股書,該公司銷售人員從2018年年末的13人增加到28人。
同期,百誠醫藥的客戶數量小計分別為76個、106個及134個,在客戶數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銷售人員卻只增加1人,這確實與同行公司差別巨大。
此外,百誠醫藥銷售人員人均產出分別為2346萬元、4171萬元及4606萬元,遠高于以國內業務為主的同行上市競爭對手。在人均工資低于同行情況下,公司銷售人員的人均銷售額卻能遠超主要對手,確實令人驚奇。
為了維系利潤的高增長,百誠醫藥的其他收益也臨門神助。2020年,公司其他收益金額為1037萬元,比2019年的240萬元暴增797萬元,占當年營業利潤的比重約為12%。如果沒有其他收益的幫忙,其利潤的增速將大打折扣。2020年,公司列報了《杭州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進區意向書》的補助600萬元,只不過該文件顯示為“余經意向(2019)18號”,從文件批號看,該筆補助確定時間應為2019年。
羸弱的客戶
與其他CRO公司專門接受委托研發不一樣,百誠醫藥多了一項自主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業務,而這一業務的異軍突起維系了營收的高增長。
據招股書(上會稿),百誠醫藥的自主研發成果業務是公司選擇具有前景、藥效確切及具有一定壁壘的藥品進行自主立項、提前研發,待到一定成果后推薦給客戶并獲得委托研究服務,并最終實現營業收入的增長。顯然,該業務并不像傳統的CRO業務根據合同執行,持續性、確定性高。
但過去三年該業務卻是百誠醫藥成長最快的板塊。2018年至2020年,該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019萬元、2724萬元及5481萬元,該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2.37%、82.28%及83.9%。2020年,該業務毛利額為4599萬元,占總毛利額的33.7%,是成長最快的板塊,也是公司整體毛利率比同行競爭對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客戶來看,百誠醫藥主要是中小醫藥企業為主,一些客戶要么成立時間短,要么社保繳納為零,部分交易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呋歐醫藥2020年為百誠醫藥貢獻了1074萬元銷售額,位列自主研發技術轉化業務客戶第一名。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19日,有4個自然人股東,注冊資本為500萬元,截至2020年7月實繳資本為160萬元。年報信息顯示,該公司繳納藥老保險和其它保險的人數分別是7人、6人。百誠醫藥對呋歐醫藥該單業務形成累計營業成本76萬元,毛利率92.4%,堪稱暴利。
福建美信萊2020年為公司貢獻617萬元的銷售額,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未見有實繳資本,2020年繳納社保的人數為13人。截至2020年底,百誠醫藥對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為406萬元。
溫嶺市創新生物于2019年、2020年為公司貢獻469萬元、701萬元的銷售額,分別位列臨床前藥學研究服務的第二名、第一名。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股東為兩位自然人,于2020年底11月完成資本實繳,2019年繳納社保人數為9人,2020年暫無社保繳納信息。
杭州美迪深是百誠醫藥2019年自主研發成果第四大客戶,為百誠醫藥貢獻了244萬元的營收。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實繳資本為880萬元,但該公司2019年、2020年社保繳納人數均為零人。
一般而言,CRO企業對應的客戶主要為大型醫藥企業,這些客戶出于成本的考慮,選擇將研發業務外包,由此產生的支出計入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研發費用細項下的委托開發支出等。
特一藥業(12.320, 0.17, 1.40%)(002728.SZ)為百誠醫藥貢獻1131萬元的營收,是后者2020年第三大客戶。不過,特一藥業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研發費用中委外研發支出只有10萬元,無形資產及開發支出也以內部研發為主,開發支出中委外開發支出僅為53萬元,無形資產中對外購置的金額僅為89萬元,三者合計金額與百誠醫藥披露的營收相差甚遠。不知道這中間誰的數據有誤?
此外,報告期,福瑞喜藥業分別為百誠醫藥實現營收937萬元、1152萬元及460萬元,其中自主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業務所貢獻銷售額的毛利率分別為83.63%、73.19%及17.63%,而該公司一度是公司的關聯方。百誠醫藥曾經持有福瑞喜藥業30%的股權,其中10%、20%分別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向第三方轉讓。
百誠醫藥在招股書(上會稿)中強調,公司與福瑞喜藥業交易的毛利率與其他類似交易基本一致,但實際上,公司向福瑞喜藥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累計毛利率報告期內為72.92%,向非關聯方客戶銷售的累計毛利率為67.36%,足足少了5個百分點。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