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森藥業1類新藥“艾米替諾福韋片”上市審評進展順利
- 2021年05月19日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近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網站顯示,豪森藥業1類新藥“艾米替諾福韋片”上市審評進展順利,業內預測有望在上半年獲批,作為最新原研二代替諾福韋,這將成為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口服乙肝抗病毒創新藥。
近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網站顯示,豪森藥業1類新藥“艾米替諾福韋片”上市審評進展順利,業內預測有望在上半年獲批,作為最新原研二代替諾福韋,這將成為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口服乙肝抗病毒創新藥。
乙型肝炎仍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傳染病
數據顯示,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約7000萬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3000萬例。近十年來,每年新增患者數量在100萬左右,占甲乙類傳染疾病的三分之一,乙型肝炎仍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傳染病,也是我國面臨的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抗病毒治療,疾病最終將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細胞癌(HCC)而導致死亡。
乙型肝炎病毒由不完全的環狀雙鏈DNA組成,,基因組結構獨特而精密。大多研究認為:肝細胞核內HBV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半衰期過長,是造成HBV難以清除的主要原因。
慢性HBV感染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迄今尚未完全闡明。HBV不直接殺傷肝細胞,病毒引起的免疫應答是導致肝細胞損傷及炎癥壞死的主要機制,而炎癥壞死持續存在或反復出現是慢性HBV感染者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針對HBV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靶點,已有多種新型抗病毒藥物正在處于研發或已經上市,目前以核苷(酸)類藥物和干擾素療法為治療主流。治療目標主要是達到病毒學應答和生物化學應答。通過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清除或抑制HBV后,核苷(酸)類藥物和干擾素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肝臟生物化學指標,并使肝組織炎癥和纖維化得到緩解或逆轉,阻止和延緩疾病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細胞癌,從而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采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可強效抑制病毒復制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目標為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細胞癌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
依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推薦,治療用藥首選強效低耐藥核苷(酸)類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擾素。核苷(酸)類似物主要是丙酚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三種藥物,明確不建議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的臨床使用。
大量研究數據顯示,采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可強效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臟炎癥,安全性較好,長期治療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組織學病變,顯著降低肝硬化并發癥和肝細胞癌的發生率,降低肝臟相關和全因病死率。
在與乙肝的長期斗爭中,核苷(酸)類似物耐藥性愈發成為醫療工作者關注的問題。另外,部分核苷類藥物對骨骼和腎臟造成損傷,降低用藥劑量,提升安全性也成為藥物研發重中之重。低量、強效、耐藥、安全的核苷類藥物成為臨床未滿足需求。
乙型肝炎是國內藥企重點布局領域
作為曾經的“中國第一病”,乙型肝炎是國內藥企重點布局的領域。
2013年初,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翰森制藥經營主體)提交了艾米替諾福韋化合物專利,通過優化結構,艾米替諾福韋比替諾福韋擁有更高血漿穩定性,安全性更高,實現肝靶向,提升了藥物的利用度。藥物對骨密度及腎臟影響較小,早期臨床研究結果也證實該藥在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良好耐受性和安全性,PK特征和療效符合預期。
2021亞太肝病學會年會(2021APASL),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研究人員與豪森藥業聯合發表了該藥在中國CHB患者中進行的大型Ⅲ期臨床研究48周結果。臨床數據證明,艾米替諾福韋在保障了良好的抗乙肝病毒療效的同時,顯現了更優越的安全性,將成為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長期用藥的優良選擇。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