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cer Commun | 喜訊!武漢同濟醫(yī)院張必翔團隊團隊發(fā)現(xiàn)肝癌治療新靶標
- 2024年08月09日來源:中國網(wǎng)
提要:肝細胞癌(HCC)是全球第四大癌癥死亡原因,致死率極高。當前針對晚期HCC的治療方法,主要靶向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TIME),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細胞。前期的研究表明異常的ac4C(N4-乙酰胞苷)修飾與多種實體瘤的進展有關,但是,ac4C在HCC進展中明確的生物學意義和關鍵的機制仍然是個謎。
肝細胞癌(HCC)是全球第四大癌癥死亡原因,致死率極高。當前針對晚期HCC的治療方法,主要靶向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TIME),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細胞。前期的研究表明異常的ac4C(N4-乙酰胞苷)修飾與多種實體瘤的進展有關,但是,ac4C在HCC進展中明確的生物學意義和關鍵的機制仍然是個謎。2024年7月,武漢同濟醫(yī)院張必翔團隊一篇題為“Targeting N4-acetylcytidine suppres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repressing eEF2-mediated HMGB2 mRNA translation”的研究成果發(fā)表在Cancer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該研究揭示了NAT10-ac4C/eEF2-HMGB2表觀轉(zhuǎn)錄組軸在調(diào)節(jié)HCC生長和轉(zhuǎn)移中的關鍵作用,且驗證了帕比司他(Panobinostat)是針對NAT10介導的ac4C的一種有效且安全的先導化合物,具有潛在的肝癌治療價值。
邁維代謝為該研究提供了RNA甲基化靶向代謝組學檢測!
研究方法
組學方法:ac4C靶向檢測、轉(zhuǎn)錄組測序、acRIP-seq、DIA定量蛋白組檢測等;
其他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析、細胞培養(yǎng)、轉(zhuǎn)染和病毒轉(zhuǎn)導、免疫組化(IHC)檢測等;
研究結果
1.RNA ac4C高乙酰化和NAT10上調(diào)與肝癌預后不良相關
為了闡明ac4C修飾在肝細胞癌(HCC)中的功能作用,研究人員檢測了20例HCC組織和癌旁組織中RNA ac4C 的水平。點印跡(Dot blot)實驗顯示,HCC組織總RNA中ac4C水平顯著升高(圖1A)。這一發(fā)現(xiàn)通過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UPLC-MS/MS)RNA甲基化靶向代謝組分析進一步得到證實,該分析顯示HCC組織mRNA中ac4C水平顯著升高(圖1B)。比較了20對HCC和正常肝組織中NAT10(負責ac4C修飾的唯一乙酰轉(zhuǎn)移酶)的mRNA水平,結果表明NAT10在HCC中顯著上調(diào),并且在20例HCC組織中NAT10表達與 RNA ac4C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些結果,研究人員對來自89組HCC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挖掘分析。其中62個隊列內(nèi)mRNA NAT10 水平有顯著變化。54個隊列HCC組織中mRNA NAT10 水平顯著升高(圖1C)。接下來,使用來自臨床蛋白質(zhì)組學腫瘤分析聯(lián)盟(CPTAC)的數(shù)據(jù)集進行了基因表達分析,該數(shù)據(jù)集支持NAT10在HCC中的上調(diào)(圖1D)。與這些發(fā)現(xiàn)一致,通過蛋白質(zhì)印跡法分析,人HCC組織中NAT10的蛋白質(zhì)水平顯著高于癌旁組織(圖1E)。對來自HCC組織微陣列(同濟隊列)的103對樣本的免疫組織化學分析,進一步證實了HCC樣本中NAT10的上調(diào)(圖1F)。此外,NAT10的高表達與HCC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無復發(fā)生存期顯著縮短有關(圖1G)。
后續(xù)分析表明,NAT10高表達與患者HCC組織和與不良預后相關的分子亞型iCluster-1 HCC樣本中的臨床晚期顯著相關。NAT10表達在HCC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增加(圖1H)。綜上所述,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NAT10表達與HCC的惡性進展密切相關。
圖1.在HCC患者中,NAT10表達升高與預后不良相關
2.下調(diào)NAT10可抑制HCC的增殖和轉(zhuǎn)移
為了研究NAT10在肝細胞癌(HCC)中的功能,研究人員使用NAT10表達和ac4C修飾水平均升高的細胞系(MHCC-97H和SNU449)建立了穩(wěn)定的NAT10敲低細胞系。與對照shRNA(shCtrl)相比,NAT10的敲低顯著降低了總RNA和mRNA中的ac4C含量(圖2A)。NAT10沉默顯著抑制了HCC細胞的活力(圖2B-C)、克隆形成能力(圖2D)以及軟瓊脂菌落形成效率(圖2E)。此外,傷口愈合遷移、Transwell遷移和基質(zhì)膠侵襲實驗表明,NAT10沉默顯著抑制了MHCC-97H和SNU449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圖2F-G)。隨后,研究人員評估了NAT10在體內(nèi)對HCC增殖和轉(zhuǎn)移的影響。腫瘤異種移植研究表明,NAT10沉默顯著抑制了腫瘤生長,表現(xiàn)為與對照細胞來源的腫瘤相比,腫瘤大小和重量減少(圖2H)。此外,腫瘤異種移植中NAT10的敲低導致細胞增殖受到抑制并誘導凋亡,這分別通過Ki-67和末端脫氧核苷酸轉(zhuǎn)移酶介導的脫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標記(TUNEL)染色得到證實(圖2I-J)。此外,在肝臟原位植入模型中,與對照組相比,接種NAT10敲低細胞的組肝內(nèi)腫瘤結節(jié)的體積和數(shù)量顯著減少(圖2K)。此外,在通過向裸鼠的側(cè)尾靜脈注射NAT10敲低細胞和陰性對照細胞建立的肺轉(zhuǎn)移模型中,NAT10沉默顯著抑制了HCC的肺轉(zhuǎn)移(圖2L)。綜上所述,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NAT10在HCC的增殖和轉(zhuǎn)移中作為致癌驅(qū)動因子發(fā)揮著關鍵作用。
圖2.在體外和體內(nèi),NAT10敲低抑制HCC進展
3.NAT10對mRNA ac4C修飾和全局mRNA翻譯的影響
分別對NAT10敲除和不敲除的MHCC-97H細胞中進行了acRIP-seq實驗(圖3A)。確定了對照組細胞中來自4784個ac4C修飾的轉(zhuǎn)錄本的共11591個ac4C峰,以及NAT10缺陷細胞中來自691個ac4C修飾的轉(zhuǎn)錄本的3148個峰(圖3B-C)。值得注意的是,在穩(wěn)定的NAT10敲除細胞中出現(xiàn)了609個新的峰,而9052個峰消失了(圖3B)。由于NAT10是一種ac4C乙酰轉(zhuǎn)移酶,因此這9052個獨特的峰預計包含NAT10的真正靶標。在檢測到的峰中富集了ac4C共有基序“CXX”(圖3D),這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隨后,研究人員比較了有或沒有shNAT10的HCC細胞中的acRIP-seq數(shù)據(jù),分析了差異ac4C峰及其對應的轉(zhuǎn)錄本。在shNAT10細胞中鑒定出125個轉(zhuǎn)錄本顯示出ac4C峰減少(圖3F),這些結果共同表明NAT10在HCC中介導ac4C mRNA乙酰化。通過RNAseq和Ribo-seq實驗,鑒定受NAT10介導的ac4C修飾影響的下游功能效應子(圖3G)。NAT10的耗竭極大地改變了基因轉(zhuǎn)錄表達和核糖體保護片段(RPF)的豐度(圖3H)。從RNA-seq中,在NAT10耗竭后檢測到635個下調(diào)和818個上調(diào)的轉(zhuǎn)錄本。從Ribo-Seq中,NAT10敲低后鑒定出277個下調(diào)和332個上調(diào)的轉(zhuǎn)錄本。mRNAs ac4C(-)在響應NAT10缺失時顯示出特定的T.E(翻譯效率)升高(圖3I)。多聚體分析顯示,在NAT10缺陷細胞中,80S單體和多聚體的組裝顯著減少(圖3J),表明NAT10的耗竭抑制了全局蛋白質(zhì)翻譯。此外,使用SUnSET試驗測定時,NAT10的耗竭顯著抑制了蛋白質(zhì)合成(圖3K)。所有這些結果表明NAT10介導的mRNA ac4C修飾增強了肝細胞癌中的全局翻譯效率。
圖3.NAT10對mRNA ac4c修飾和全局mRNA翻譯的影響
4.NAT10介導的ac4C修飾增強HMGB2 mRNA的翻譯
研究人員將來自acRIP-seq、RNA-seq和Ribo-seq的重疊候選基因進行重疊,以精確定位下游靶標(圖4A)。在潛在的NAT10下游靶標(HMGB2、HIF0、PITX1和STC2)中,HMGB2在NAT10耗竭后顯示出最顯著的下調(diào)(圖4B-C),這表明HMGB2可能是HCC細胞中NAT10的直接靶標。acRIP-seq和Ribo-seq數(shù)據(jù)顯示,在NAT10缺陷細胞中,CDS中的ac4C富集和核糖體占據(jù)率顯著降低(圖4D)。相應地,NAT10敲低顯著降低了HMGB2 mRNA的ac4C水平和蛋白質(zhì)表達(圖4E-F),而其mRNA豐度未受影響。有趣的是,使用MG132抑制蛋白酶體未能恢復NAT10沉默的HCC細胞中HMGB2的蛋白質(zhì)表達(圖4G),這表明NAT10誘導的HMGB2表達不受蛋白質(zhì)降解變化的影響。將HMGB2 CDS連接到多克隆位點(MCS)來構建了pmirGLO-HMGB2熒光素酶報告基因,雙熒光素酶測定清楚地表明,與對照細胞相比,NAT10缺陷細胞中HMGB2的翻譯效率顯著降低(圖4H,補充圖S4B-C)。此外,與對照細胞相比,NAT10缺陷細胞中HMGB2 mRNA在核糖體組分中的分布顯示翻譯活性多聚體(> 80S)顯著減少(圖4I)。這些綜合結果表明,ac4C誘導的HMGB2表達與翻譯調(diào)控有關。
在NAT10敲低細胞中過表達HMGB2顯著恢復了細胞的體外增殖和侵襲能力。此外,體內(nèi)實驗表明,HMGB2完全挽救了NAT10敲低后的異種移植瘤生長和肺轉(zhuǎn)移(圖4J-L)。該數(shù)據(jù)表明,HMGB2是NAT10的關鍵功能性靶標。此外,在同濟醫(yī)院和CPTAC隊列中分析了HMGB2的臨床相關性,揭示了HCC組織中HMGB2的表達升高。相關性分析進一步揭示了HCC中高表達的HMGB2與NAT10水平之間存在顯著關聯(lián)(圖4M-N)。此外,生存分析表明,這兩個基因的高表達均預示著最差的總體生存期(OS)和無復發(fā)生存期(RFS)。綜上所述,NAT10介導的ac4C修飾通過增強HMGB2的翻譯促進了HCC的惡性進展。
圖4.ac4C的修飾增強了HMGB2的翻譯
5.HMGB2 mRNA的CDS ac4C位點增強eEF2的結合
RNA的乙酰化也可能影響相互作用蛋白的結合,這與特異性結合蛋白通過介導mRNA翻譯來識別RNA中的N6-甲基腺苷相似。為了鑒定直接結合ac4C修飾的蛋白質(zhì),研究人員使用含有或不含ac4C的生物素標記寡核苷酸進行了RNA親和色譜法和數(shù)據(jù)非依賴性采集(DIA)蛋白質(zhì)組學定量檢測(圖5A-B)。結果,在ss-ac4C組中,檢測到123種蛋白質(zhì)。GO分析表明,蛋白質(zhì)主要富集在翻譯延伸和翻譯等方面(圖5C)。此外,還在STRING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相互作用(PPI)數(shù)據(jù)庫中搜索了這些鑒定出的蛋白質(zhì),以查找已知的PPI,并根據(jù)通過GO分析獲得的已知功能對蛋白質(zhì)節(jié)點進行了分組。根據(jù)這些蛋白質(zhì)已知的生物學功能,將它們分為六個主要亞群,包括翻譯、靶向內(nèi)質(zhì)網(wǎng)、核糖核蛋白等。所有這些結果都表明,ac4C修飾參與了翻譯過程。對ss-ac4C和acFUS結合蛋白進行重疊分析,鑒定出了eEF2和SRP68(圖5D-E)。RNA下拉實驗證實,eEF2和SRP68優(yōu)先結合ac4C修飾的寡核苷酸(圖5F)。隨后,為了確定eEF2或SRP68是否參與HMGB2翻譯的調(diào)控,首先通過瞬時siRNA介導的eEF2和SRP68敲低來評估HMGB2的表達。結果發(fā)現(xiàn),eEF2敲低后HMGB2蛋白顯著下調(diào)。此外,RNA下拉實驗進一步證實,eEF2確實對ac4C修飾的RNA顯示出更高的結合能力(圖5G)。這表明eEF2是ac4C乙酰化mRNA的特異性結合蛋白。此外,內(nèi)源性eEF2的RNA免疫沉淀(RIP)顯示,eEF2結合的RNA中ac4C修飾顯著富集。此外,NAT10的耗竭相應減少了eEF2在80S核糖體和多核糖體中的分布,這支持了eEF2作為ac4C識別器的觀點。為了驗證eEF2是否參與HMGB2 mRNA的ac4C乙酰化,使用RIP-qPCR研究了HMGB2 mRNA與eEF2之間的相互作用。數(shù)據(jù)顯示,eEF2在HMGB2 mRNA中顯著富集,而在NAT10缺陷細胞中,這種相對富集被顯著抑制(圖5H)。NAT10的過表達導致HMGB2蛋白表達上調(diào),而eEF2敲低后這種上調(diào)被顯著減弱。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eEF2參與了ac4C修飾調(diào)控的HMGB2表達。
使用ac4C抗體對有無NAT10缺陷的肝癌細胞中的片段化RNA進行了免疫沉淀(圖5J)。結果表明,ac4C主要富集在HMGB2的外顯子1/2/3和5′UTR,而不是3′UTR。有趣的是,NAT10缺陷細胞中,外顯子2、外顯子3和5′UTR的ac4C富集顯著降低,而外顯子1則沒有觀察到類似效應(圖5J)。HMGB2 5′UTR-報告基因熒光素酶測定結果顯示,對于野生型和突變型5′UTR構建體,NAT10缺陷細胞與對照組之間在翻譯上沒有顯著差異。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僅包含野生型HMGB2 CDS的表達構建體,以及在CXX富集區(qū)引入C到T的突變,構建了三種突變型HMGB2 CDS變體(突變體1/2/3),在所有三種突變體中,HMGB2蛋白水平幾乎完全恢復(圖5K)。相應地突變了pmirGLO-HMGB2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并進行了雙熒光素酶測定,結果顯示,所有三種突變體都減弱了NAT10對HMGB2翻譯的抑制作用(圖5L),這表明HMGB2外顯子2和外顯子3中的乙酰化是ac4C調(diào)控HMGB2 mRNA翻譯的關鍵位點。為了驗證eEF2是否參與HMGB2 mRNA中已確定的三個ac4C乙酰化位點,進行了RNA免疫沉淀-定量PCR(RIP-qPCR)來探究HMGB2 mRNA與eEF2之間的相互作用。RIP-PCR的結果顯示,eEF2主要與HMGB2 mRNA中已確定的乙酰化CDS區(qū)域相互作用,而不是5′UTR區(qū)域(圖5M)。這一相互作用通過RNA下拉實驗得到了進一步證實,該實驗驗證了eEF2與HMGB2乙酰化CDS區(qū)域的結合(圖5N)。這些數(shù)據(jù)強烈表明,eEF2可能是肝癌細胞中ac4C誘導的HMGB2 mRNA翻譯的關鍵因子。
圖5.HMGB2 mRNA的CDS ac4C位點增強了eEF2的結合
6.帕比司他(Panobinostat)作為NAT10介導的ac4C抑制劑的鑒定與表征
研究人員構建了表達野生型NAT10或其催化突變體(G641E)的質(zhì)粒,已知該突變體會損害NAT10的RNA乙酰轉(zhuǎn)移酶功能。分析結果顯示,與野生型細胞相比,催化突變體NAT10的細胞中ac4C水平顯著降低(圖6A)。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NAT10的ac4C催化活性域(G641)對于其促進HCC細胞增殖和侵襲的作用至關重要。此外,催化突變體NAT10的過表達顯著抑制了蛋白質(zhì)合成。同時,催化突變體NAT10的過表達對HMGB2蛋白水平或mRNA ac4C水平?jīng)]有影響(圖6A)。研究人員基于結構的虛擬篩選、NAT10的催化口袋、抗腫瘤活性等方法選擇了帕比司他作為NAT10抑制劑(圖6B)。對接模型表明,帕比司他緊密結合NAT10蛋白并阻斷其催化口袋(圖6C)。隨后,表面等離子共振分析(圖6D)顯示帕比司他與NAT10之間具有高親和力(KD = 8.544 μM)。此外,帕比司他處理導致NAT10蛋白的熱穩(wěn)定性發(fā)生顯著變化(圖6E),表明其能夠與NAT10結合。藥物親和力響應靶標穩(wěn)定性(DARTS)試驗進一步證實了它們之間的直接相互作用(圖6F)。點印跡分析表明,帕比司他處理以劑量依賴的方式顯著降低了總RNA和mRNA中的全局ac4C豐度(圖6G-H)。此外,帕比司他處理顯著抑制了蛋白質(zhì)合成并抑制了HMGB2的表達(圖6I)。而且,帕比司他在肝細胞癌細胞中導致HMGB2 mRNA的ac4C水平(圖6J)和HMGB2翻譯效率(圖6K)顯著降低。此外,富含在HMGB2 mRNA中的eEF2在帕比司他處理的細胞中受到顯著抑制(圖6L)。這些發(fā)現(xiàn)共同表明,帕比司他表現(xiàn)出對NAT10催化口袋的選擇性結合和占據(jù),從而抑制靶標RNA轉(zhuǎn)錄本中的ac4C修飾。
圖6.NAT10抑制劑帕比司他(panobinostat)的特征
7.帕比司他在體內(nèi)和體外均表現(xiàn)出抗肝癌活性
帕比司他顯示出對MHCC-97H細胞生長的劑量依賴性抑制作用(圖7A),其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為4.469 nmol/L。與NAT10敲低一致,帕比司他顯著抑制了細胞增殖和侵襲(圖7B-C)。隨后,體內(nèi)評估了帕比司他的抗肝癌作用(圖7D),發(fā)現(xiàn)其并未引起體重減輕。在皮下異種移植模型中,帕比司他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有效抑制了異種移植腫瘤的生長(圖7E)。為了進一步驗證NAT10介導的ac4C在體內(nèi)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員分別使用點雜交和Western blot檢測了經(jīng)帕比司他處理和對照小鼠異種移植腫瘤組織中的RNA ac4C水平和HMGB2蛋白表達。與對照小鼠相比,經(jīng)帕比司他處理的小鼠RNA中的ac4C水平顯著降低(圖7F)。此外,帕比司他有效抑制了小鼠體內(nèi)HMGB2的蛋白表達(圖7G)。組織病理學檢查進一步證實了帕比司他的療效,表明其對體內(nèi)NAT10和HMGB2表達的抑制作用(圖7H)。此外,與對照組相比,經(jīng)帕比司他處理的組肝內(nèi)腫瘤結節(jié)的體積和數(shù)量均顯著減少(圖7I)。值得注意的是,與對照組相比,生物發(fā)光成像和肺轉(zhuǎn)移病灶定量結果表明,帕比司他治療顯著抑制了肝癌細胞的肺轉(zhuǎn)移(圖7J)。綜上所述,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帕比司他是針對NAT10介導的ac4C的一種有效且安全的先導化合物,具有潛在的肝癌治療價值。
圖7.帕比司他在體外和體內(nèi)均顯示出良好的抗HCC療效
研究結論
該研究確定了NAT10介導的ac4C修飾觸發(fā)了肝癌(HCC)中HMGB2的異常上調(diào)。作為NAT10的功能靶點,它刺激HMGB2 mRNA編碼序列(CDS)內(nèi)的ac4C修飾,從而增強HMGB2的翻譯。此外,該研究還揭示了eEF2作為ac4C修飾mRNA的新型閱讀器,展示了其與HMGB2 mRNA CDS內(nèi)ac4C位點的結合并促進HMGB2的翻譯。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已經(jīng)確定了帕比司他作為一種強效的NAT10-ac4C抑制劑,可有效阻止肝癌的進展。綜上所述,該研究闡明了NAT10介導的mRNA ac4C修飾在肝癌發(fā)展中的關鍵作用,并強調(diào)了NAT10/ac4C作為肝癌治療靶點的治療潛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對于任何包含、經(jīng)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wǎng)站的任何內(nèi)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wǎng)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文章刊發(fā)后30日內(nèi)進行。聯(lián)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