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兩會健康策|共探智慧醫療賦能醫養結合新模式 助力健康老齡化
- 2024年03月15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3月13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邀請信息社會50人論壇及老齡社會30人論壇秘書長林茜,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胡燕,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東風路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冬生,海爾生物醫療公共衛生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宗雨做客“2024年兩會健康策”直播訪談。
“老有所養”一直是民生焦點,也是每年兩會熱議的關鍵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13次提到“養老”。在大力推進“健康中國”和“數字中國”兩大背景下,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挑戰,成為重大的民生課題。
3月13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邀請信息社會50人論壇及老齡社會30人論壇秘書長林茜,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胡燕,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東風路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冬生,海爾生物醫療公共衛生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宗雨做客“2024年兩會健康策”直播訪談。行業專家、政府部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企業匯聚,共話“智慧醫療賦能醫養結合新模式”,共話養老服務新形勢、共探醫養結合發展新路徑。
養老面臨多重需求,智慧醫養結合成破題關鍵
當前,我國老年人口呈現出“超大規模、超快速度、超早階段、超穩結構”四大特點。同時,老年人患病率高、得病種類多、帶病時間長等特點突出,再加上年齡、收入、身體狀況等差異,使老年人養老需求多樣化,康養、醫療等服務資源供給快速增加成為老年人口的核心訴求。
信息社會50人論壇及老齡社會30人論壇秘書長林茜表示,在積極應對老齡化戰略指導下,近年來,我國醫養結合政策不斷完善,全國各地因地制宜進行創新實踐,已陸續探索出包括養嵌入醫、醫嵌入養、醫養聯合體等不同形式的醫養服務模式,實現了從“養老服務體系”到“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的升級。同時,各地在探索中發現,不同老年群體對醫養服務需求的差異化較大,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不同類型的資源主體共同參與、相互配合,以及時、快速響應老年人的需求。這不僅要求醫、養資源之間的高效協同,也要求持續升級優化各類資源分管部門的溝通機制,全面提升醫養政策的落地執行效率。
不僅如此,隨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中國老齡事業的服務內容從“醫療+養老”的二維服務轉向“智慧醫療+智慧養老+信息化平臺”的三維服務體系。林茜認為,“互聯網+”打破了醫療、養老資源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老年人享受到智慧醫養帶來的幸福體驗,醫養結合智慧化發展已成為趨勢。
多部門協同聯動,打造智慧醫養結合新范式
醫養結合需要整合、協調多方資源,各個地區醫養結合的實踐也需要根據當地需求和區域特點進行個性化創新。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60歲以上老人占比達15.47%。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轄區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且有健康管護需求;且獨居、孤寡、空巢老人也占不小比重,存在突發疾病無人發現和護理的風險隱患。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胡燕表示,老年人的需求已經從傳統的生活照料轉變為“生活+醫療+護理+心理”的多層次、個性化需求,然而,這些資源調配和分工由不同部門主管,基層政府扮演著十分重要的“牽頭抓總”角色。新城區統籌衛健、民政、醫保、殘聯等部門,構建起了”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探索形成了“1133+N”養老工作模式,醫養健康服務的可及性、便捷性不斷提高。
據胡燕介紹,依托海爾生物醫療的技術支持,目前新城區已建成一個區級智慧醫養指揮調度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統籌調度全區養老服務,老人“點單”服務上門;成立一個區屬國有養老服務公司,實現兜底保障和示范引導;構建居家、社區、機構三個主要養老服務類型,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健全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實現“一刻鐘養老服務圈”;開展家政服務、居家照護、助老配餐、醫療服務、幫辦代辦、康養旅居等N類服務事項,同步落實好養老服務政策補貼,轄區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聯合海爾生物醫療打造智慧醫養指揮調度平臺
數智化成趨勢,助力醫養深度結合
加強醫養資源銜接、機構服務能力,是提升基層醫養服務可及性、普惠性的關鍵。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應用,為這些問題帶來了解決之道。
海爾生物醫療公共衛生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宗雨介紹,基于EPS模式,海爾生物醫療和新城區共同打造的智慧醫養指揮調度平臺,打通了政府機構、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了醫養各類信息和資源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治,成為新城區“1133+N”醫養結合模式落地的重要抓手。
新城區東風路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冬生表示,借助智慧醫養指揮調度平臺,服務中心現已為社區內所有老年人建立數據信息檔案,基本信息、服務需求、患病及用藥情況等信息一目了然,提高了基層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老年人通過熱線電話、平臺預約等形式,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提升了醫養服務體驗感。
同時,聚焦基層衛生機構“人手事多”、信息人工采集效率低影響體檢體驗等問題,新城區聯合海爾生物醫療落地了“院內+院外”數字化公衛體檢方案。李冬生表示,這一方案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體檢,體檢數據自動上傳,省時、省力、省心。此外,針對重度殘疾、獨居空巢等老年人群,新城區依托海爾生物醫療數字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案,創新線上咨詢、門診就診、入戶隨訪、家庭病床、移動支付、移動藥房等多樣化健康服務場景,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可移動的智慧公衛體檢工作站提供上門體檢服務
針對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李宗雨表示,海爾生物醫療正加速移動醫療、微壓氧艙、智慧康養機器人、高血壓管理工作站、智慧病床等智慧醫養設備的創新布局,及時、精準地滿足老年人個性化需求。
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進程中,未來需進一步加強政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加快醫養結合技術設備及方案創新,推動智慧醫養深度融合發展,以多層次、個性化的智慧醫養服務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推動我國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