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健康>正文內容
          • 甲流高發,用連花清瘟科學防治流感病毒感染
          • 2023年03月06日來源:網易

          提要: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優勢,其中甲型H1N1亞型占64%,甲型H3N2占35%,乙型流感占1%。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上升趨勢,引發了大眾的關注

          近日,甲流進入高發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學校因學生患甲流而停課。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身邊有同事“挨個發燒”,咳嗽聲不斷,但新冠抗原檢測是陰性,就醫后確診為甲流。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優勢,其中甲型H1N1亞型占64%,甲型H3N2占35%,乙型流感占1%。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上升趨勢,引發了大眾的關注,百度指數顯示,“甲流”的日搜索量高達近7萬。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流感感染人數高達10億之多。《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顯示,流感起病急,雖多數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會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或基礎疾病加重發展成重癥病例,少數病例病情進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急性壞死性腦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發癥而死亡。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威力最大,甲型流感病毒往往導致大規模的流感流行,甚至是全球大流行。

          甲流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這是因為,甲型流感病毒會發生一種叫做“移變”的變異,“移變”的結果是病毒發生抗原性突變,導致一種新的病毒“亞型”出現,人體內幾乎沒有抵御新生亞型病毒的抗體。此外,甲流病毒還經常會發生一種幅度比較小的、只發生于病毒表面抗原內部的變異——“飄變”,病毒通過這種細微變化偽裝自己,從而“成功”躲避人體免疫系統識別。因此,“善變”的甲流病毒的毒株年年不同。

          對待這樣一個狡猾的病毒,一款廣譜抗病毒、抑菌抗炎、調節免疫的藥物在2002年非典期間“應運而生”,它就是連花清瘟。研發之初,連花清瘟即采用循證醫學研究方法,針對甲流、SARS病毒感染等不同類型患者開展了多項臨床研究。獲得了明確的證據支持后,連花清瘟被廣泛應用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暴發,科研人員啟動了“連花清瘟膠囊治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循證醫學研究。該研究聯合國內十家甲型流感收治醫院,在全國范圍內收集了涵蓋各主要發病年齡段、各種癥狀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例進行研究,結果令人振奮。

          一方面,證實連花清瘟在抗病毒作用以及緩解流感癥狀方面有效果,特別是退熱和緩解咳嗽、頭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癥狀效果顯著。

          另一方面,研究發現,連花清瘟對甲型流感H1N1、H3N2,禽流感H5N1、H9N2、H7N9以及乙型流感病毒等多種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中甲型H3N2流感病毒作用較強。同時,它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作用明顯。

          作為經循證醫學篩選出的中藥良藥,連花清瘟至今已34次被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列入防治甲流、乙流、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傳染性疾病的診療方案用藥,納入《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十版)及國家中醫藥管理《新冠肺炎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的推薦用藥。

          由于連花清瘟針對的是發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這樣一個外感熱病的癥候群,所以無論是流感、普通感冒還是新冠,只要表現出以上癥狀,連花清瘟都可多靶點協同發揮抑菌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增強機體免疫作用,可在醫生建議下及早服用,以發揮效果。▲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