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研究:冠病滅活疫苗引發 T細胞免疫反應比mRNA更廣泛
- 2022年11月07日來源:
提要:本地最新研究發現,采用滅活技術的疫苗能刺激更廣泛的免疫反應,這將有助改善疫苗接種策略,以對抗不斷演變的冠狀病毒。
本地最新研究發現,采用滅活技術的疫苗能刺激更廣泛的免疫反應,這將有助改善疫苗接種策略,以對抗不斷演變的冠狀病毒。
像科興和國藥這類傳統的滅活疫苗,以化學方法“殺死”病毒后制成疫苗,病毒空殼進入人體后,能夠刺激免疫反應,并產生抗體。不過,滅活疫苗的抗體反應和保護力比其他疫苗低,常被視為防護功效不如輝瑞和莫德納這類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比起mRNA疫苗只專攻病毒刺突蛋白,滅活疫苗可針對多種病毒蛋白,刺激更廣泛的T細胞免疫反應,即使未接種追加劑也可持續至少六個月。
T細胞主要負責 清除受病毒感染細胞
T細胞是一種對抗病毒感染的白血球細胞,也是人體免疫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負責清除受病毒感染的細胞。
參與研究的百多名22歲至69歲健康人士,分為三組:一組接種兩劑輝瑞疫苗、一組接種兩劑國藥疫苗,還有一組先接種一劑mRNA疫苗,再接種兩劑科興疫苗。
研究團隊在參與者接種前、接種后的21天及兩三個月后,收集他們的血液樣本,以對比T細胞反應。
結果顯示,滅活疫苗針對病毒刺突蛋白、膜蛋白和核蛋白的T細胞反應加起來,與mRNA疫苗單單針對刺突蛋白的T細胞反應不相上下,而且還能有效耐受奧密克戎毒株的突變。
不同的是,mRNA疫苗能觸發CD8“殺手”T細胞,以消滅受病毒感染的細胞,但滅活疫苗不能。滅活疫苗觸發的主要是CD4“助手”T細胞,在辨識病原時可釋放細胞因子,幫助激活其他免疫細胞。
研究也發現,在接種第二劑滅活疫苗的三個月后注射第三劑,并不會顯著提高針對病毒刺突蛋白、膜蛋白和核蛋白的T細胞反應。研究團隊推斷,這可能是因為基本疫苗接種程序產生的抗體,中和了追加劑的作用,導致刺激免疫系統的抗原減少。
研究結果上個月發表于醫學期刊《細胞報告醫學》(Cell Reports Medicine)。
參與研究的杜克—國大醫學院新發傳染病項目教授貝爾托萊蒂(Antonio Bertoletti)說,奧密克戎毒株可以躲避抗體的中和作用,因此對疫苗效能的評估,應從預防感染轉向減輕癥狀。
“與抗體相比,T細胞在這方面可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可以針對受病毒感染的細胞。”
他認為,接下來還須展開更大規模的研究,了解T細胞反應如何影響冠病的致病機理,以更好地研發疫苗來控制奧密克戎或未來毒株可能引發的重癥。
滅活疫苗針對病毒刺突蛋白、膜蛋白和核蛋白的T細胞反應加起來,與mRNA疫苗單單針對刺突蛋白的T細胞反應不相上下,而且還能有效耐受奧密克戎毒株的突變。(來源: 聯合早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