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這十年:醫療衛生機構縣鄉村全覆蓋 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提質升級
- 2022年05月25日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陶鳳 冉黎黎
提要:“農村衛生事關億萬農民身體健康,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鄉村振興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幫助近1000萬個因病致貧返貧家庭成功擺脫貧困。
原標題:中國這十年:醫療衛生機構縣鄉村全覆蓋
5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扶貧工作成效以及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進展舉行新聞發布會。健康是脫貧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與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加政策供給、健全機構建設,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助力農村衛生事業取得了積極成效和進展,累計幫扶近1000萬個因病致貧返貧家庭,實現縣級、鄉鎮級、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醫療資金投入1.4萬億元
圍繞健康扶貧工作,我國積極推進資金投入和醫療項目建設。脫貧攻堅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4萬億元,支持脫貧任務重的25個省份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同口徑年均增長11.6%,還專門設立了832個貧困縣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對貧困地區建設項目實行“應納全納”,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700多億元,支持貧困地區所在省份15萬多個醫療衛生機構的項目建設。
具體到醫療補助方面,到2022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補助標準提高到了84元。此外,農村居民能夠在常住地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獲得預防接種、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等12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面越來越廣,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
“農村衛生事關億萬農民身體健康,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鄉村振興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幫助近1000萬個因病致貧返貧家庭成功擺脫貧困。
何錦國表示,接下來,還將守住“兩個底線”,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防止因病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因病返貧的底線。動態監測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變化情況,堅決守住保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的底線。
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提質升級
健全醫療機構建設,民眾就近看病就醫才能更加方便。十年來,我國以縣域為單位根據服務人口和半徑,合理布局醫療衛生機構,打造15分鐘的醫療衛生服務圈。到2021年底,全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了縣鄉村全覆蓋。
何錦國介紹,我國還組織1007家城市三級醫院與1172家貧困縣縣級醫院結對幫扶,11.8萬人次的醫務人員蹲點基層服務,著力傳、幫、帶。對鄉村兩級,通過“縣管鄉用”“鄉聘村用”,以及巡診、派駐等靈活方式,解決鄉村兩級機構缺乏合格醫務人員的問題。全國累計支援鄉村兩級醫務人員近10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服務網絡逐步健全,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貌也取得了明顯改善。
5月24日的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掛職干部帶回來一組山西省大寧縣樂堂村的村衛生室照片,從20年前破舊落后、設施陳舊的第一代村衛生室,到十多年前有了第二代衛生室,現在是第三代衛生室,寬敞明亮、配置齊全,各種設備應有盡有,設備、面積完全達標,效果非常明顯。
重慶市某社區居委會衛生室主任程明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十年來,政府曾多次向衛生室提供醫療柜、辦公桌等服務設施,甚至對衛生室進行了翻修。“以前只是一個小房間,現在一眼看去,干凈寬敞,是能同時接待好幾個人的正經醫療室了。” 程明恒說。
拓寬人才入口關
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在這一方面,我國免費培養農村定向醫學生,補充到農村基層。適當放寬艱苦邊遠地區縣級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開招聘人才的年齡、學歷等條件,進一步拓寬人才入口關。
同時,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累計招聘3000多名全科醫生,派駐到鄉鎮衛生院工作。通過允許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持續鞏固鄉村醫生隊伍,不斷提升鄉村醫生隊伍整體水平。
在服務能力方面,我國也落實了具體的政策供給。先后開展“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等活動,指導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提升服務能力,目前居民縣域內的就診率超過90%,鄉村兩級診療量縣域內占比長期保持2/3以上。
此外,2016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始實施,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協同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143.5萬家庭醫生,他們組建了43.1萬個團隊為簽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衛生、健康管理等服務,起到了醫防融合的紐帶作用,有效促進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但是,目前家庭醫生簽約還存在發展中的問題。諸宏明指出,目前還存在“簽而不約”、家庭醫生數量不夠的情況。
“要擴大家庭醫生的規模,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工作機制,加強保障,同時還要加強對居民的宣傳和引導,調動家庭醫生和簽約居民雙向的積極性,努力解決好家庭醫生簽約的‘簽而不約’的問題。”諸宏明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