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助手App“騰訊元寶”上線 大模型應用走向何方?
- 2024年05月3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AI領域的“超級應用”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好比微信之于熟人社交,抖音之于短視頻。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國內科技巨頭的C端應用雖然已經陸續發布,但距離“超級應用”仍有較遠的距離。
5月30日,騰訊上線基于自研混元大模型的C端AI助手App“騰訊元寶”。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份,中國的大模型數量已近200個,通用大模型數量40個左右,包括百度的文心一言、字節跳動的豆包、科大訊飛的星火、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騰訊的混元、華為的盤古等。
相比其他大廠的C端應用,“騰訊元寶”有何特別之處?隨著各大科技巨頭的應用產品陸續發布,大模型應用的下一步將如何發展?“超級應用”又將于何時問世?
成本更低、上限更高
事實上,騰訊此前已在網頁和小程序端推出了騰訊混元助手。相比之前的產品,“騰訊元寶”針對信息獲取、處理和生產三大核心需求,均進行了產品化探索。而此次“騰訊元寶”產品能力升級的背后,是騰訊混元底層模型的持續迭代,大模型效果提升了50%。
據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介紹,騰訊內部有超600個業務及場景都已經接入騰訊混元,騰訊廣告、微信讀書、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客服等均已經基于混元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騰訊廣泛的應用場景,也進一步反哺了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具體到工作中,目前大概23%的代碼是混元大模型生成的。混元在騰訊日均調用達到2億次。”
騰訊曾披露混元大模型為業務增收的效果——促進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0%,2023年第三季度相關業務收入增至257.2億元。
對于混元大模型在行業中的地位,劉煜宏表示:“第一,騰訊產品或工程能力較強,能力同等情況下我們有更低的成本;第二,騰訊產品體系最全,對應用領域的適配度更強;第三,我們發布產品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技術演進方面一點不落后,上限更高,能夠處理更復雜的一些指令。”
探索“超級應用”
盡管國內大模型數量已近200個,但業內的共識是,整個AI大模型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
“大模型在國內滲透率不足1%。”劉煜宏表示,滲透率低一方面是用戶認知仍在建立,另一方面是AI產品解決方案不夠成熟。
在此背景下,國內科技巨頭更傾向于自己是在投資未來的“超級應用”。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今年5月份對外表示,中國AI與西方的最大區別在于應用。“中國有數百個基礎模型,但人們越來越多地在討論什么是AI時代的‘超級應用’。應用驅動了中國AI的快速發展。”
AI領域的“超級應用”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好比微信之于熟人社交,抖音之于短視頻。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國內科技巨頭的C端應用雖然已經陸續發布,但距離“超級應用”仍有較遠的距離。
“目前AI圈子里的共識是‘超級應用’還沒有出現,各大公司都在探索。”藍色光標BLUE AI項目中心負責人李林波表示。
李彥宏表示,應用的進步可以推動基礎模型的創新,也有助于加快從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的轉變。在基礎模型的數據訓練方面,“超級應用”誕生后,可以促進大量數據生成,為大模型提供更加充沛的訓練數據。
而超級應用的誕生方向,目前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從國內科技巨頭眼下推出的應用所覆蓋的領域以及投資方向看,企業更傾向于廣撒網。
賽智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鄧道正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要成為生成式AI“超級應用”,需要能夠幫助解決復雜問題,并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顯著效果和廣泛影響力,通常需要具備幾個特點:一是創新性,需要對新技術、新方法具有探索和創新,能夠開辟新的應用場景;二是影響力,能夠在各領域產生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影響,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質量;三是高性能,“超級應用”需要大模型在性能上達到一定的標準,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快速響應、準確判斷,并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四是可擴展性,“超級應用”需要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數據集,具備可擴展性和可定制性,以適應不同的需求和挑戰。
“‘超級應用’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需要在技術、數據、算力、資金、政策、應用、安全等多方面加強支持。”鄧道正進一步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