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通信>正文內容
          • 中國移動發布超級SIM卡數字人民幣“硬錢包”
          • 2021年10月14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10月13日,中國移動聯手中國工商銀行在蘇州發布“基于超級SIM卡的數字人民幣支付產品SIM PAY”。手機SIM卡可以成為用戶高頻小額移動支付場景中的“硬錢包”。

          10月13日,中國移動聯手中國工商銀行在蘇州發布“基于超級SIM卡的數字人民幣支付產品SIM PAY”。手機SIM卡可以成為用戶高頻小額移動支付場景中的“硬錢包”。中國移動方面表示,未來超級SIM卡可能融入千行百業,成為多種支付方式聚合的數字資產安全載體,實現“一卡走天下”。

          另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此前均表示,正在研發基于SIM卡載體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

          無需聯網即可付款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體驗了超級SIM卡的安裝以及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使用。在商超進行付款時,無需掃碼或者調出二維碼,只需要把鎖屏狀態的手機碰一碰商家經改造過的POS機,即可輕松完成了付款。

          現場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稱,近一年來中國移動集中力量針對SIM PAY進行了技術攻關和產品體驗優化,目前SIM PAY錢包雙離線交易速度已經達到1秒之內。除了商超,地鐵公交、共享單車、醫保業務等生活場景也支持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使用。

          “出行更方便,排隊時間也縮短了?!爆F場體驗者感嘆說,“不用掃碼對一些不太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群會更加友好?!?/p>

          中國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健介紹,SIM PAY具有四大特性,支持雙離線支付,交易雙方在沒有網絡覆蓋的情況下亦可完成支付;使用便捷,不需要打開手機APP,“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號碼即賬號,通過手機號碼可快速開通SIM PAY錢包,實現移動用戶無門檻開立錢包;支付即結算,資金實時到賬。

          孫健強調,SIM PAY能更好地滿足普惠金融的要求,可為老人和小孩提供內置超級SIM的可視卡、或智能穿戴設備等新型、不依賴于手機的支付介質,提供便利的支付服務。此外,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支付時不受網絡情況限制,支持全場景交易;安全性方面,超級SIM基于硬件終端方案,安全密鑰管理遵循GP規范,且支持國密算法,比軟件方案具備更高和更強的安全等級。

          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副總經理關懿珉介紹,2021年7月SIM數字人民幣“硬錢包”(SIM PAY產品)實現首次試商用以來,已經成功發卡1000張。

          孫健表示,SIM PAY的應用場景將不斷擴大,將逐步應用于購物消費、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教育醫療、生活繳費等場景。未來中國工商銀行500余萬線下商戶、中國移動數十萬移動營業廳的受理終端均將支持數字人民幣SIM PAY,促進數字人民幣規模發展。

          探索“物物支付”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運營商均積極參與以SIM卡為載體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研發和試點。

          中國電信披露,與中國銀行聯合研發的“數字人民幣”錢包近日正式上線,10月底后將試點推出電信SIM卡硬錢包功能,支持“離線”收付款。中國聯通則與中國銀行合作,推出了中國聯通沃錢包APP數字人民幣錢包,用戶可在APP內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

          孫健表示,超級SIM卡目前是中國移動集團八大戰略產品之一。中國移動致力于推動超級SIM卡成為國家級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聚焦“1+1+N”SIM應用,不斷拓展交通出行卡、數字銀行卡等更多SIM卡應用。2021年6月,中國移動完成新一代超級SIM卡的招標采購,未來兩年將面向用戶提供超過1.1億張超級SIM卡。

          “物物支付”是運營商和金融機構看重的下一個移動支付場景。工商銀行表示,將與中國移動積極開展數字人民幣與5G、物聯網、車聯網等新技術的融合創新,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于物聯網、車聯網支付場景,通過支持“物物支付”,更好地適應物聯網終端設備支付的需要。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