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部: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不該檢查的堅決不查
- 2025年01月08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從實際出發,強調該檢查的必須檢查到位,不該檢查的堅決不查,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也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1月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有關情況時說。
“從實際出發,強調該檢查的必須檢查到位,不該檢查的堅決不查,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也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1月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有關情況時說。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針對企業反映比較多的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意見》作了明確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要在今年6月底前公布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實施行政檢查的年度頻次上限,最大限度減少檢查頻次,切實把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減下來,降低企業負擔。
嚴格控制專項檢查
胡衛列介紹,《意見》對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作出了系統全面的規定。
“《意見》規定的10項措施都是直奔著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檢查方面的突出問題去的。”胡衛列表示,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檢查頻次過高問題,《意見》要求合理確定檢查方式,能通過非現場方式實施的不得入企檢查,能合并的要合并,能聯合的要聯合,同時,還限定了年度檢查頻次的上限。針對困擾企業的檢查標準不透明、不一致問題,《意見》明確要求向社會公布檢查標準,對不同部門檢查標準存在沖突的,要主動進行協調,避免因標準不一致導致企業無所適從。針對社會詬病的運動式檢查問題,《意見》要求嚴格控制專項檢查,提高檢查的精準性,特別是檢查事項涉及多個部門的,要求有關部門聯合擬訂檢查計劃。針對違規異地行政檢查問題,強調涉企行政檢查要以屬地管轄為原則,要求明確相關規則,嚴禁違規實施異地檢查,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要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健全行政檢查異地協助機制。
《意見》強調對行政檢查進行全方位、全鏈條、全覆蓋規范管理。在檢查主體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哪些主體可以檢查,哪些主體不能檢查,嚴禁不具備主體資格的組織實施檢查。在檢查事項方面,進一步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要對現有檢查事項進行清理,該調整的調整、該取消的取消,切實從源頭上遏制亂檢查。在檢查程序方面,進一步細化檢查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杜絕隨意檢查。在檢查行為方面,進一步明確提出檢查要做到“五個嚴禁”“八個不得”。
《意見》著眼于推進各項制度措施的落地見效,健全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強化責任意識,明確規定各項工作的責任主體,并對建立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公布檢查標準等規定了具體的完成時限。強化數字賦能,要求加快建成全國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全面、統一、及時歸集檢查信息,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高頻次檢查等進行快速預警,提高監督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強化執法監督,要求執法監督機關要通過責令改正、公開約談、直接督辦、通報曝光等方式,嚴肅責任追究,對違規行政檢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強化信息公開,要求嚴格落實執法公示制度,必須按照規定向社會公布檢查主體、事項、依據、標準、計劃、頻次等信息,便于全社會對行政檢查活動進行監督。
不得重復檢查、多頭檢查
針對目前企業反映比較多的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意見》作了明確要求,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入企檢查的頻次,主要從四個方面作出了規定。
司法部新聞發言人、法治宣傳中心主任費翔紅介紹,一是嚴控現場檢查。要求能夠通過書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監管等方式落實的,不得入企實施現場檢查。
二是合理選擇檢查方式。《意見》要求,實施行政檢查,能合并的合并,能聯合的聯合,不得重復檢查、多頭檢查。《意見》提出優化“綜合查一次”等檢查方式。“綜合查一次”就是對涉及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等多個執法主體的相關行政檢查事項,在同一時間對同一監管對象進行聯合執法檢查。
三是建立分級分類檢查制度。根據企業自身管理的規范程度不同,對檢查頻次的要求也應該有所區別,不能搞“一刀切”。《意見》要求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要在今年6月底前建立本領域分級分類檢查制度。
四是公布年度檢查頻次的上限。《意見》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要在今年6月底前公布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實施行政檢查的年度頻次上限,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減少檢查頻次,切實把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減下來,降低企業的負擔。
四類主體和人員不能實施涉企行政檢查
《意見》明確了涉企行政檢查的主體資格等要求,嚴禁不具備法定資格的主體實施檢查。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表示,關于“誰不能檢查”,《意見》明確要求嚴禁四類主體和人員實施檢查,四類主體分別是:政府議事協調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外包的中介機構,沒有取得執法證件的執法輔助人員、網格員、臨時工等人員。
“在這里還要說明的是,這些主體或者人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是為了保證行政執法的專業性而提供的技術服務,或者是按照規定從事的行政執法的輔助性工作,它不是執法行為,這些主體或者人員也不能夠獨立實施檢查或者作出行政處罰等行政執法活動。”劉波說。
此外,劉波介紹,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和有益嘗試探索的基礎上,《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加快完成全國行政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建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